重機槍,現代戰爭中真正的戰場殺手!重機槍因爲火力強、持續性好,特別是在遠距離射擊時精度高,特別適合用來對付衝鋒的敵人。所以它具有較大殺傷力,很多戰場中第一批衝鋒陷陣的勇士都成爲他的槍下冤魂。與狙擊槍並稱兵器界的陰陽雙煞!

重機槍一般都裝配有固定槍架,重量重,槍架穩定,有好的遠距離射擊精度和火力持續性,能較方便地實施超越、間隙、散佈射擊。主要用於掃射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和進行火力壓制。並摧毀敵方火力點和薄壁裝甲目標,封鎖交通要道,支援步兵衝擊,必要時也可用於高射,殲滅敵低空目標。重機槍由槍身、槍架、瞄準裝置三大分部組成。

在二戰中,各國都在不斷地進化升級自己的重機槍裝備, 湧現出了一架架性能良好的屠夫式的重機槍殺手!而其中的佼佼者,非以下幾種莫屬!

一、日本92式:92式重機槍是影視劇中的常客,作爲日本陸軍的制式裝備,雖然其貌不揚,性能也一般般,但因爲它採用握把摺疊,使得它機動性很強,即裝即用,這在爭分奪秒的戰場環境中不啻爲速效救命丸。而且彈板供彈既節省彈藥,又使得該槍減少了在持續射擊時發生卡殼,故障率比較低,所以作爲日軍最爲倚重的支援火力,仍在戰場上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它的優點在於命中率較高,但是它更換槍管較爲困難,射速慢是它的致命傷,

該槍作爲鬼子二戰中用來屠殺的主要兇器,槍身和槍管上的散熱片是該槍的識別特徵,它的子彈威力爲3712焦耳,與中正式步騎槍發射的7.9毫米子彈威力相同。盟軍給它起了外號啄木鳥,是因爲此槍很適合點射,射擊時像雞一樣“嗒嗒嗒”,整體外觀又像一隻“鬥雞”模樣,所以又俗稱“歪雞脖子”。

92式重機槍在日軍投降後就基本退出了戰場舞臺,從問世到謝幕,有4萬多挺生產了出來,但是至少有3萬挺用在了中國戰場上。可以說,這款重機槍是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

德國MG42

二、德國MG42:該槍採用了金屬衝壓製造工藝。無論是在蘇聯的冰天雪地,還是諾曼底的灌木叢林,又或是北非的炎熱沙漠,MG42型機槍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更是盟軍士兵的恐怖惡夢。

MG42機槍的優點是長點射,命中率極高,和其他的機槍相比,MG42的射速簡直就是神話。MG42的理論射速在1200/分鐘。在實際作戰中,它的正常表現在500-600發/分鐘。所以只要在戰場上被MG-42擊中,非死即殘!而且在長點射的時候,其連貫的槍聲,像拉動拉鍊時的響聲,因此也被美國大兵稱之爲“希特勒的電鋸”。如今該槍在改用北約標準口徑後,依然裝備於世界各國軍隊之中。

MG42具有極強的雙向作戰性能。如果給它配備一個兩腳架,那麼它就是一款實實在在的輕機槍,攜帶方便,作戰靈活,可以根據實際戰場做出不同的戰略佈局。但要是給它配備一個三腳架,那麼這款MG42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機槍。射程可達到1000米,在戰場的表現更可以稱之爲火力重心!

在突尼斯戰役,德軍與美軍相遇,MG42機槍高效的作戰效率讓當時的美軍一下子慌了神,而且因爲MG42高效的射速與空氣所發出來的聲音和撕破布匹的聲音相仿,國際社會上更是給MG42起了一個名稱叫做“撕布機”!

M1919A4

三、 美國的M1919重機槍。珍珠港事件後, M1919A4成爲二戰期間美國陸軍最主要的連級機槍,是美國軍隊的制式武器。 該槍去掉了M-1917A1式槍管上外罩的水筒,使得全槍質量大爲減輕,機動性大大增強。外觀上明顯的特徵是槍管外部有一散熱筒,筒上有散熱孔,散熱筒前旋合有助退器,但是持續性設計並沒有水冷式機槍那樣強大。

M1919A4

雖然M1919A4式重機槍的重量比起它的前身M1917A1式重機槍輕了不少,但對於機動作戰來說,依然差強人意。當它需要轉移時需要兩三個人操作,基本上需要是一人扛着機槍,一人扛着三腳架,另外一人帶着彈藥箱。如果在轉移的過程中,只要有一個人出了事情,那麼槍身、三腳架、彈藥這三樣東西中就可能有一部分將不能到達目的地。

M1919A4

四、蘇聯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

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

它是由蘇聯的槍械發明家郭留諾夫設計的,1943年被蘇聯紅軍採用爲制式武器。該槍的自動方式爲導氣式原理,採用空氣冷卻槍管,它構造簡單、輕便,配有輪式槍架,它主要用於消滅1000m以內暴露、隱蔽目標,適合寒冷地區作戰,連續發射500發子彈不用更換槍管。

蘇聯郭留諾夫SG43 7.62mm重機槍在二戰期間研製成功並大量裝備蘇軍,取代了馬克沁M1910 水冷式機槍,成爲德普(DP)系列輕機槍的火力補充武器。二戰臨近結束時,SG43 重機槍又改進成SGM重機槍,這兩種重機槍均作爲營級武器配發。可惜的是,郭留諾夫在他設計的機槍裝備部隊之前就去世了,因而他生前未能享受到SG43重機槍所獲得的聲譽。1960年代,蘇軍換裝PK 7.62mm通用機槍,郭留諾夫SG43重機槍隨之被淘汰。

五、馬克沁重機槍

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這是全世界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以火藥燃氣爲能源的全自動機槍。一戰中,曾經十幾德軍士兵,面對幾千人的瘋狂進攻,但是依靠着幾挺馬克泣機槍擊退敵軍,並且敵方傷亡一千多人。 在索姆河戰役中,馬克沁重機槍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軍,成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從此馬克沁重機槍就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大殺器。但由於它是在太笨重,在二戰時期雖然裝備了很多,但最終還是被更優秀的兵器淘汰。

六、中國24式重機槍

中國24式

晚清中興名臣李鴻章當時在歐洲觀看了馬克沁機槍的設計表演,看到機槍攔腰射斷大樹,連連驚歎,“太快....太快”,後來又說“太貴,太貴.....”但最後還是買了一批,1888年,清政府引進並且仿製成功,清軍裝備馬克沁機槍,參加了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戰爭。

中國24式重機槍是二戰時期中國仿製馬克沁機槍改造的,並命名爲“民24式重機槍”或“二四式重機槍”,雖然該型槍在二戰時期已經不如普遍使用的氣冷式重機槍先進好用,但仍舊是中國軍隊爲數不多可靠的速射壓制武器,在反日本侵略鬥爭中立下汗馬功勞。

1935年南京金陵兵工廠,仿照德國贈送的馬克沁08式重機槍的設計圖紙,製造了24式水冷式重機槍。該槍以極高的可靠性,成爲所有馬克沁重機槍中最爲優秀的一挺。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馬克沁機槍

可以說作爲當時中國軍隊最優秀的支援火力,24式重機槍在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發揮出強大的火力!

中國軍人使用馬克沁機槍

在抗日戰爭期間,24式重機槍給予了日軍重大殺傷,只要彈藥充足,他就不會停止收割生命,日軍就在24式重機槍上喫過很大的虧。因此被日軍形容爲“死神的鐮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