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文学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话:“唐诗、宋词、元曲”!宋朝有一个千古女词人“李清照”!不仅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因为是女词人的身份,让她在文坛上独具一格,人们对李清照的印象大多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一介弱女子,每日在闺阁之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为什么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她的评价却不是很好?甚至宋代的文学家“王灼”还开口大骂李清照“不知羞耻、荒淫放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宋代是个风流朝代,文人墨客结交一些青楼楚馆里的歌妓舞女也是常事,比如给歌姬填词的柳永,带娼妓拜访和尚的苏轼,这些事放在男人身上叫风流,而女人只要稍微大胆一点,只有被批斗的份。李清照年少成名,少年时就写过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这首诗上阙写的是少女刚荡完秋千,一身香汗把衣服都浸透了,紧接着下阙接着写道“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有人统计过,在她留存下来的60首词中,有29首提到了“酒和喝酒”,比如《如梦令》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许是无酒不成席吧,但毕竟在古代讲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何况李清照还是大家闺秀,一个女孩能在傍晚喝酒喝到不认识路,这放在现在代也是个够开放的女孩了吧,所以有人说她大胆放肆好像也不无道理。

1143年,李清照校勘整理了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约73岁。虽物是人非,佳人已逝,但“千古第一才女”留下的佳作却影响了千秋万代。不管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随性洒脱,抑或婚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缠绵,还是国破家亡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都令人动容和崇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