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影后半段亞瑟跑到阿卡姆瘋人院搶奪佩妮的病歷,上面寫着佩妮的男友家暴她以及她領養的兒子,按此說法亞瑟的童年就是在地獄中度過,母親佩妮甚至任由養子遭受虐待坐視不理,亞瑟在此迫害下頭部以及身上均受到重傷。全文分析到這裏,想必有不少影迷會罵船長亂編亂講,小丑擺明就是領養的啊,佩妮就是有妄想症啊,布魯斯·韋恩也沒有什麼哥哥啊。

表面上看,《小丑》是講述一名身患疾病的男人被窘困生活硬生生逼向犯罪深淵的故事,可這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全網口碑炸裂的公認神作,真的那麼簡單嗎?老實講船長最開始也看不出太大名堂,更多隻認爲是DC拍的一部文藝版小丑,令人心疼令人同情,但真的深究下來才發現,全片100多分鐘,僅僅只有最後三分鐘是現實,這樣的說法,或者說真相,會不會令你覺得有點毛骨悚然?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亞瑟·弗萊克在公交上遞給大媽的那張卡片中,寫着他因“大腦損傷造成了神經系統上的疾病”,這個病怎麼來的?

他的悲慘童年。

在電影后半段亞瑟跑到阿卡姆瘋人院搶奪佩妮的病歷,上面寫着佩妮的男友家暴她以及她領養的兒子,按此說法亞瑟的童年就是在地獄中度過,母親佩妮甚至任由養子遭受虐待坐視不理,亞瑟在此迫害下頭部以及身上均受到重傷。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童年小丑

好了,這是病歷上所寫的。

也就是成年亞瑟經常忍不住癲笑的病的根源。

但,這就是事實嗎?

下面我們要來搞清楚一個問題:

亞瑟到底是不是養子?

首先,DC官方任何資料,不管是漫畫還是動畫還是電影還是遊戲,都沒有詳細交代過小丑的真實身份,甚至連名字都沒個說明。

所以,任何一種關於小丑的起源都有可能成立。

比如這部片子,既然是首部小丑的獨立漫改電影,那我們就當作是DC官方給出的解釋好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電影中,托馬斯·韋恩在廁所說,亞瑟是佩妮在韋恩集團工作時領養回來的。

之後亞瑟去到阿卡姆瘋人院,在搶奪回來的病歷上,也清楚看到自己是被領養。

這樣看起來,似乎就證明亞瑟確實只是一個被領養回來的可憐孤兒,他發出了崩潰的癲笑,在樓梯口涕淚橫流。

可電影就此收住,再也沒有對亞瑟的身世深究下去,比如既然佩妮和托馬斯都不是他的父母,那亞瑟的親生父母又是誰?而亞瑟看完病歷之後,又爲何不拉上佩妮做DNA親子鑑定,這是十分簡單的事,因爲佩妮當時剛好也已經躺在醫院。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因此船長認爲,在“亞瑟是養子”這一個點上,官方含糊其辭,沒有說得太死。

至於原因,我認爲有兩個,第一個大概就是留下餘地。

《小丑》口碑炸裂,票房勁收,破10億美元總票房毫無懸念,以後肯定會繼續拍攝跟小丑有關的影視,當再次談及這個身世話題時,便可以進行充分不受過多限制的改編,從官方層面上避免了前後矛盾或者自打嘴臉。

第二個原因,那就是本文要講的重點:

亞瑟其實是佩妮·弗萊克的親生兒子,他的父親是托馬斯·韋恩。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別急,船長完全不想空穴來風,咱們就從電影本身來深度探討。我給出的理由有三個:

【一】

還是托馬斯在廁所的回應,他在說完亞瑟是領養之後,接着說佩妮瘋了,所以被送進了阿卡姆療養院。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佩妮爲什麼會瘋?

托馬斯沒有說。

可能有影迷會回答,大概是因爲年輕佩妮長期遭受男友的虐待,忍受不了所以精神崩潰了。

這確實是一種解釋。

但是,奇怪就奇怪在,在亞瑟搶奪病歷後的那段情景中,年輕佩妮對療養院西裝男人說過一番意味深長的回應——

西裝男人:“你領養了他。”

佩妮:“這不是真的,托馬斯設計把我送到了這裏,目的爲了不讓我說出我們倆的祕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她神情很淡定,看起來沒有什麼精神病,反而流露出一種飽含不甘的委屈。

托馬斯是什麼人?韋恩集團作爲哥譚四大家族之一,托馬斯乃韋恩集團的最高掌權者,在哥譚是屬於隻手遮天、權勢蓋世的存在,說白了,他有權有勢,基本達到了可以爲所欲爲的地步,年輕佩妮那番話也許並不是瘋話,那些文件完全有可能是托馬斯捏造虛構出來,事實上對他這種級別的人來說做那種事易如反掌。

至於佩妮說的“祕密”?

就如前面提到,那就是托馬斯確實與佩妮相愛過,並生下了亞瑟。

當然,是否生下了愛情結晶亞瑟,船長不敢一口咬定,但至少兩人相愛過,可能性十有八九。

我們知道,亞瑟上莫瑞節目當嘉賓之前,在家裏化妝期間,找出了一張佩妮年輕時候的照片,背面寫着一行字:

“愛你的笑,T·W。”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這個“T·W”,我想除了托馬斯·韋恩也沒有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點,說是說佩妮和亞瑟遭受男友的虐待,可是年老後的佩妮,絲毫沒有提及過這個男友,影片也沒有給出其他任何的信息。

較爲黑化的一種可能性,所謂的男友,就是托馬斯·韋恩。

船長的推論:

托馬斯曾經和佩妮有過一段真摯感情,但出於自己利益和事業的原因,狠心拋棄了佩妮,娶了門當戶對的瑪莎,瑪莎又是什麼人?在官方設定中,她也是赫赫有名的權貴之人,哥譚四大家族之一凱恩家族的一員。

兩大家族聯姻,強強聯合,怎麼看怎麼登對。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韋恩一家三口

更細思極恐地說,如果佩妮真有精神病,不管是妄想症還是什麼,也是托馬斯給逼瘋還送進瘋人院的。

按此推論,哪怕所謂亞瑟頭部受到的重創,也是托馬斯打的。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電影還有兩點可以作爲佐證。

在亞瑟第一次回到家裏的戲份中,佩妮抱怨自己寄給托馬斯的信全都沒有回應。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實際上,船長認爲托馬斯肯定是收到了信並且都看過,佩妮爲韋恩家族工作多年,按理來說就算看在人情份上也會做點表面功夫,而且堂堂韋恩集團掌控者是超級大富豪,看看蝙蝠俠多有錢就知道了,托馬斯隨便施以援手都能瞬間解決一對窘迫母子的生活困境。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正義聯盟》

而沒有回信,最大的可能,就是心虛和迴避,不想他當年做過的醜事和黑料有被暴露的風險,否則會面臨身敗名裂、甚至妻離子散的坍塌命運。

一個人爲了爭取財富和地位從而不擇手段的事例,多如牛毛,權貴世界的水,遠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深,況且還是在哥譚這種毫無王法、犯罪極度猖獗、風氣渾濁不堪的環境之下,人性再怎麼扭曲都是合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回家戲的第二點,佩妮在介紹托馬斯這個人的時候,說只有他才能拯救這座城市,接着說“這是他欠我們的。”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我們”,暗指佩妮和亞瑟。

因爲托馬斯沒有做過什麼對不起哥譚的事,自然就無從談“欠”,唯有虧欠佩妮母子,才說得過去。

【二】

亞瑟偷看佩妮信件,上面清楚寫了亞瑟是托馬斯的兒子。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這裏肯定有影迷會反駁,電影那個阿卡姆的工作人員不是已經明確說了佩妮患有妄想症嗎?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所以這些影迷的邏輯是,病歷纔是真的,佩妮所說所做都不可信,都是她自己虛構出來。

而船長給出的邏輯,則是建立在“托馬斯僞造了一切”的前提下,基於這點,我的理解是佩妮說的話纔是真相。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她徹底愛上了那個男人,可爲了自己的孩子,她又只能選擇忍受和沉默,並天真地期盼那個男人會舍以同情和救助。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日後令哥譚所有罪犯聞風喪膽的蝙蝠俠—布魯斯·韋恩本人,大概永遠也想不到,在小時候曾在他面前表演魔術、把他稚嫩的小臉揉成笑嘴的那個怪叔叔,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

當然,倘若是把小丑的命運設定爲無限慘,船長還是更願意那個版本:佩妮和托馬斯相愛過,但沒有生下愛情結晶,亞瑟確實是被領養的。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是不是覺得頭腦很混亂?

全文分析到這裏,想必有不少影迷會罵船長亂編亂講,小丑擺明就是領養的啊,佩妮就是有妄想症啊,布魯斯·韋恩也沒有什麼哥哥啊。

然而,《小丑》這部電影開放性太強了,普通觀衆根本無法判斷什麼纔是真,什麼纔是假。

文章最開頭提到的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設想,即在目前已經公開的版本當中,全片僅有最後三分鐘是發生在現實,其餘片段,都是亞瑟的自我妄想世界。

假如這個纔是所謂的真相,就能理解爲什麼一部漫改電影能獲得金獅獎了。

妄想與現實交織

證據一:

影片開頭不久,亞瑟與藥房女醫師的那一段戲,疑點重重。

女醫師問:“被迫來這裏有什麼感覺?”

(爲什麼會被迫?他又不是關在監獄裏,完全有人身自由)

亞瑟說:“我被關在醫院裏感覺還更好。”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這就更奇怪了,亞瑟什麼時候進的醫院,因什麼而進去?

電影沒有交待。

最重要的是,接下來閃出了一個亞瑟身穿白色衣衫在病房裏面的鏡頭,而那個鏡頭牆上掛着一個鐘,時間是11點10分,而藥房裏面的鐘,同樣是11點10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事實上,在亞瑟上班的俱樂部工作間內,也有一個用來打卡的鐘,時間還是11點10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證據二:

在第一次回家戲份中,佩妮招呼亞瑟看電視,因爲知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莫瑞要上臺了。

亞瑟看着看着,下一個場景,畫面切換到節目現場,奇怪的地方來了,亞瑟竟也出現在現場,還被莫瑞點名上臺,成爲了全場的焦點。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期間莫瑞還對亞瑟說了一句話:

“我會爲了有你這種小孩毫不猶豫地放棄掉這一切。”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亞瑟與莫瑞熱情擁抱,形同父子。

要知道亞瑟從小到大都沒有父親,內心極度渴望父愛,這一段戲份明顯只是亞瑟自己的幻想世界。

證據三:

亞瑟與女鄰居。

影片前半部分,穿插了不少亞瑟與女鄰居的感情戲份,包括女鄰居主動敲門撩他、兩人約會、第一次闖入家裏並親吻、母親住院時陪伴在身邊,但其實都只是他的個人妄想。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第二次亞瑟闖入女鄰居時,女鄰居完全是一副驚嚇的反應,而亞瑟做出開槍手勢後的那一小段閃回鏡頭,充分說明了亞瑟只是一個活在妄想與現實的人。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左妄想、右現實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左妄想、右現實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左妄想、右現實

殘酷的真實

船長說了,全片只有最後三分鐘是發生在現實,那其他片段都是不存在、是沒發生過的假象?

不,現實不等於真實,“現實”在《小丑》電影中是我們以上帝視角所看到的當下正在發生的經歷,而“真實”是指已經發生過的客觀存在。

一個是正在進行時,一個是過去完成時。

那麼全片有多少情節是真實?

可怕地講,至少電影裏面凡是殺人的場景,都是真實。

在地鐵殺了韋恩集團三名員工;

在家裏殺了俱樂部同事藍道;

在節目殺了主持人莫瑞;

在醫院殺了母親佩妮;

在鄰居家殺了女鄰居。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是的,電影中沒有給出具體畫面(不排除刪減過),但是亞瑟從女鄰居家一臉陰沉地回到自己家中後,不知你們有沒有留意,此時外面響起了警車和救護車的聲音。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最後的最後,殺了瘋人院的女醫生,地上有血印。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此外,船長認爲,亞瑟的現實工作,確實是在俱樂部當小丑,當人肉廣告牌,確實遭受過很多欺辱和歧視,只不過當中很多細節和經歷,是亞瑟自己腦補出來。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比如押送他的警車有沒有被撞,有沒有被信徒救出然後站在衆小丑面前享受狂呼和簇擁,暫時存疑。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整體分析,《小丑》有點類似於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層次豐富,內涵複雜,就看你更願意相信哪一個版本。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不愧是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作品,作爲電影節最高榮譽之一,果然不簡單,果然沒有看上去那麼淺顯易懂,但其實DC又保留了小丑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那就是混亂、魅惑、神祕、無規律無章法無套路,依然是我們熟悉的那個表面癲狂實則難以捉摸的偉大反派。

《小丑》真相令人毛骨悚然,全片僅最後三分鐘是現實

最後用唐寅《桃花庵歌》中最傳世的兩句來結尾: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