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調控的目的是希望房地產企業前期報價可以實一點,你備案的這個價格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且通過物價局的定下來,不要後期又去隨意漲價降價,希望市場可以穩定一點,不要出現太大波動。——官方的一錘定音、市場的轉變、各地“搶人”似乎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這一次,是否意味着樓市開始“薅羊毛”了。

文/諸葛找房

樓市的變化就像天氣一般,沒有永遠得晴天,也沒有永遠的陰天。三年前太陽當空照,曬得整體市場發燙。而後,經歷了兩年的陰霾,如今終於要撥開雲霧,迎接明朗了。只是,放晴需要過程,從局部擴散到整體,而非全國統一的一瞬間,樓市該何去何從?儘管各地行情有起有落不盡相同,但大局方針是穩定不動搖的,今後想要大起大落很難了。這並非過度解讀和理想主義,而是通過全國範圍內,官方、開發商、購房者三方的處事來分析所得出的答案。

還記得兩年前調控的初衷是什麼嗎?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抑制房價過快增長,同時監管治理行業亂象。而如今,多地調控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甚至超出了預期,因此多地則反過來開始”抑制房價回落過快“(以下簡稱”限跌令“),這就很能說明問題了。之前有大連、蘇州等城市有明確要求過商品住房不能漲價、只能降價,且跌幅不能超5%。桂林也曾召開緊急會議阻止房價下跌的事件,聲明中堅決抵制惡性擾亂市場、惡意降低拋售行爲。而近日,馬鞍山的新措也是異曲同工。

11月14日,馬鞍山住建局印發了《關於做好商品房銷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馬住建函【2019】184號),其中對商品房預售最小規模進行調整,同時調整新預售樓盤資金監管標準,並規定新備案商品房售價不得低於備案價格10%。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調控的目的是希望房地產企業前期報價可以實一點,你備案的這個價格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且通過物價局的定下來,不要後期又去隨意漲價降價,希望市場可以穩定一點,不要出現太大波動。

對此,很多人對此很不理解,既然要降價,爲何不能痛苦的一步到位呢?人民日報曾解釋和回應過房價不能降的原因:“房價大漲不是穩定,大跌同樣不是穩定,但從來沒說過房價不允許跌,而且正常的漲漲跌跌都是在可控範圍內”。的確,違背經濟規律,逆勢而爲是不可取的,因爲背後複雜的原因並沒有真正解決,只能控制一時,很難控制一世。樓市需要正確的引導,不可急於一時。

市場已經轉變,“賣方市場”和“買方市場”的變化直接改變了這個行業的銷售規則。在近半年裏,各地“搶客”現象頻發,從最開始的偷偷摸摸,到後來不再遮遮掩掩,徹底公開。龍頭大房企恆D率先打出6折的王牌,而後廣州、北京、武漢、鄭州、合肥、濟南等熱點城市都出現了房價下跌的情況。可以說,樓市已逐漸從“買房難”向“賣房難”轉變了。另外,各地紛紛放開人才落戶的門檻,不惜用“送房”的誘惑留住人才。當然,這種現象並不意味着調控鬆綁,“全國性寬鬆”的可能性更是不大。

截止到11月14日,今年已有439家房企倒閉。可以說大勢所趨,多地購房者對買房這件事的冷漠,讓“金九銀十”冷清收官,也讓當地的開發商坐不住了。明着打折,暗着送車位、送面積,甚至聯合購物節從線下轉到了線上銷售,反正是絞盡腦汁的回籠資金,降價速度和趨勢擋不住了。——官方的一錘定音、市場的轉變、各地“搶人”似乎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這一次,是否意味着樓市開始“薅羊毛”了?看上述這3大信號的預示就很明顯了。至於要不要買房,各位想想“房住不炒”什麼意思就該心知肚明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