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還特意安排了兩個孩子一起觀看齊秦在28年後重唱《大約在冬季》的演出,還設計了齊嘯與安然在這種場合重逢。最近熱映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再次響起曾讓一代青年人執迷的同名老歌,也真實地詮釋了看似甜蜜,也禁不住現實摔打的缺憾之愛。

最近熱映的電影《大約在冬季》,再次響起曾讓一代青年人執迷的同名老歌,也真實地詮釋了看似甜蜜,也禁不住現實摔打的缺憾之愛。

自然也形象地詮釋了那首歌的內涵。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齊秦在北京演唱會

01. 歌聲雖美,卻是傷感與無奈的嘆息

輕輕的我將離開你,

請將眼角的淚拭去;

漫漫長夜裏未來日子裏,

親愛的你別爲我哭泣…...

表面看來,這首由齊秦創作並演唱的歌曲《大約在冬季》,深情而悽美,這也正是它能在90年代令年輕人陶醉的原因。

而實際上,它隱藏着齊秦傷感和無奈的情緒。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齊秦與王祖賢當年合影

上世紀80年代,齊秦與影星王祖賢因爲合演一部電影相識,隨後兩人開始熱戀。由於分隔兩地,各自忙碌,難得見面,兩人都承受着思念的折磨。

齊秦性情之中寫下這首歌。

後來的現實給這首歌增添了諸多悲劇內容,即使兩人重歸於好,也受不了生活瑣事與麻煩的干擾,兩人精疲力竭,徹底分手。最終齊秦娶了一位年輕的女子結婚生子,王祖賢隱居國外,在佛教中得以精神寄託。

那句“你問我何時歸故里/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的唱詞,只能是一種無奈的期盼和嘆息了…..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電影《大約在冬季》海報

02 . 電影好看,隱藏着愛的缺憾

電影《大約在冬季》真實地再現了這一故事。

由霍建華扮演的齊嘯與馬思純扮演的安然在觀看齊秦演唱會上相識,隨之墜入愛河。當單純的安然愛的死去活來時,齊嘯被現實拉回臺北,其父患重病需他照顧,監獄裏的哥哥需他撫慰,過去的女朋友又催他結婚。

齊嘯焦頭爛額地把身後事料理完後,又回北京。單純的安然原諒了他,兩人愛火再燃。這時齊嘯的後院又起火,曾經的女友把兩人的戀情與私生子公佈於衆。沉浸於愛情的安然儘管惱火,依然企圖原諒齊嘯,條件是隻要齊嘯不回臺北。

但是,殘酷的現實讓齊嘯無法迴避,他只能忍痛割愛地面對現實。痛苦欲絕的安然最終選擇了與一直追求她的於楓結婚生子,齊嘯孤居臺灣把他的孩子養大。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電影《大於在冬季》中的於小念與齊一天

他們各自長大的孩子在一次偶遇中相識,也像他們的父母一樣,墜入愛河。電影還特意安排了兩個孩子一起觀看齊秦在28年後重唱《大約在冬季》的演出,還設計了齊嘯與安然在這種場合重逢。

此時的安然已無當年聽這首歌時的狂熱,與她同時代的人估計都是這種感受吧。

電影大團圓的結局表面上很圓滿,實則暗藏着一個生活邏輯:兩個孩子的未來難免重蹈父母的覆轍。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魯迅小說《傷逝》改編的同名電影劇照

03 . 承受現實的擺佈與作弄,是愛的規律

這就是愛的規律吧。

90多年前,魯迅先生在《傷逝》小說中曾深刻而形象地描寫了這一規律。

小說中的涓生和子君,衝破家庭包辦的禮教,自由地走在一起,曾經熱戀,曾經對他們的家庭生活充滿美好的憧憬,但都無法抗爭生活的平庸和物質的窘迫,最終不歡而散,子君痛苦地抑鬱而終。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海誓山盟的婚禮

多少年過去了,誰又能擺脫這種“愛的規律”呢?

無論曾經愛的多麼熱烈,也無論許諾多麼動聽的海誓山盟,都會被瑣碎和嚴峻的生活磨得無滋無味,乃至麻木不仁。

成年人在現實的教育下,還會用成熟與包容的心態,儘可能地適應生活,調整關係,使愛情走向穩定而長久的親情中。

年輕人來的倒乾脆。生活出現與他想象不一樣的困難,就無法承受;稍有家庭矛盾,就驟然離婚。逐年攀升的離婚率正是因爲這種浮躁的情緒所致。忘不了今年“情人節”那天,離婚比結婚的人數多出幾倍,乃至出現了排隊離婚的怪相。

電影《大約在冬季》的大約是:愛都難免缺憾

電影《大約在冬季》中期盼美好愛情的安然

這並非褻瀆愛的美好,激勵人們迷戀和狂熱的正是愛的魅力,它也成爲藝術創作的永恆主題。電影《大約在冬季》的主旋還是悽美的,但它的內涵、它的價值則是真實地揭示了愛的缺憾。

正如齊秦這部電影的首映式上所說:命運不可把控,它總在作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