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米兰达,这个只要一噘嘴就能改变他人一整年心血设计的时尚教主,却也有脆弱的一面,再一次经历离婚,两个孩子又要面临再一次的分离,她深深为此感到自责而崩溃,然而当安迪问她是否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米兰达只是回答:“做好你的工作。但安迪不是,她之所以做这份工作,只是因为坊间的一条不成文规则,即:只要为米兰达工作一年,你就可以去任何一家杂志社得到任何一份工作。

成年人的世界里,连崩溃都是静悄悄的。

《The Devil Wears Prada》是2006年的影片,电影改编自同名畅销小说,曾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霸占6个月,并在27个国家出版。电影上映两周突破一亿美元的票房,最终3500万成本换回3.5亿,还获了两个奥斯卡提名。私以为,这不仅是一本职场菜鸟进阶教科书,更是一剂教人直面生活本质的清醒药。

影片一开篇,就穿插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场景。一边是职场丽人,一早起来精心打扮,从头到尾无一不仔细搭配,另一边则是初来求职的女主安迪,她选择了休闲舒适的装扮。原本只是想做一个记者的安迪,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顶级时尚杂志社总编米兰达,也是圈内出了名的女魔头的第二助理。

米兰达对安迪的第一印象,只能用“嫌弃”来形容,但她决定打破自己之前的用人思路,给这个自称“smart”的女孩一次机会。

安迪对时尚一窍不通,甚至,她并没有将“时尚”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大部分在这家杂志社的人,是将这份工作融入了生活,比如艾米丽,与她而言,时尚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处世态度,这封工作给予她极大的心灵满足和神圣感。但安迪不是,她之所以做这份工作,只是因为坊间的一条不成文规则,即:只要为米兰达工作一年,你就可以去任何一家杂志社得到任何一份工作。

于是安迪兢兢业业地做好她第二助理的职责。从生活到工作,买咖啡、取干洗衣服、遛狗、修车、给双胞胎买文具、接电话……她认为自己已经事无巨细地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只需要熬过这一年即可。

直到有一晚,当她完成了当天的工作,和父亲好不容易有一次聚会之时,接到了老板的电话——在飓风天想办法安排米兰达回纽约。安迪穷尽一切办法,但依然敌不过天。第二天,她受到了毫不留情的责骂,被批评得一无是处。

这是安迪的第一次挫败。她向友善的奈吉尔吐露了心里的委屈,“I work so hard!”也许她是希望能够得到认同和安慰。然而奈吉尔却冷静地道出了现实:

安迪哑口无言。没错,号称在努力工作的她,却从一开始就拒绝接受这份工作的内涵。她不懂时尚,但是也没有想过要去学习时尚,她看似在工作,但是却从来没有认同过这份工作的价值,她从未意识到她所在的这家杂志社负责出版近百来顶尖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甚至超越了艺术本身,而她生活在这种艺术中。换言之,她很累,她抱怨,但是她其实从未拼命过。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委屈而包容你。安迪开始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态度。

安迪学习装扮自己,学习去理解并且承受这份工作所担负着的使命。而在她学会正确审视这一切后,她的工作突然就如开了挂一般顺畅。然而此时,她的感情却遭遇滑铁卢。而试图挽回的安迪,在和男友好不容易能谈一谈的时刻,接到了米兰达的工作电话。这一次,可以很清楚看到她的改变:面对男友的离去,她很痛苦,但下一秒,她依旧还是那个效率奇高的聪明助理,为米兰达解决一桩桩琐事。她失去了男友,也失去了原来的朋友,但她依旧还是得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工作场合。

而这种态度,并不仅仅只存在于安迪身上。

影片里面有许多镜头都在讲述这样一个现状,这一秒你很崩溃,这世界允许你崩溃这一秒,然而却不允许你一直处在这样的情绪里,下一秒,你就得为了生活而继续拼命。“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实际上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他们不能歇斯底里地哭泣,也不能旁若无人地叫喊。毕竟,明天还要上班,还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这就是成年人生活的现状。

艾米丽遭遇车祸,无法再去巴黎,这是她工作以来最大的梦想,这个对自己狠到只吃一块奶酪保持身材的女孩,她气愤绝望到甚至大口吃碳水化合物,然而一转身,她拄着拐杖也依旧继续工作;

奈吉尔充满希望地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即将在事业上迎来一个新的高峰,然而却在兴奋之情都快溢出来的时候,得到的却是希望落空的消息,他苦涩一笑,却还是选择继续等待那个不知道何时会到来的机会;

甚至米兰达,这个只要一噘嘴就能改变他人一整年心血设计的时尚教主,却也有脆弱的一面,再一次经历离婚,两个孩子又要面临再一次的分离,她深深为此感到自责而崩溃,然而当安迪问她是否有什么可以帮助她的,米兰达只是回答:“做好你的工作。”第二天,她依然还是那个光芒万丈的米兰达,过着人上人的生活。

这个华丽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强食弱肉,你死我活。生活的真相血淋淋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米兰达对安迪说:你口口声声地说着自己没法选,但你最终还是选择了,选择了伤害艾米莉。安迪说:但如果这不是我想要的呢?米兰达冷静地,说出了在电影中最后一句台词,可怕又残忍:“Don't be silly. Everybody wants to be us."

至此,安迪也明白了,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其实是没有“崩溃”这个选项的。成年人的崩溃时间最多20分钟,毕竟大家时间都那么宝贵,再怎么难过、哭泣,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该睡的觉还是要睡,该走的路还是要走。安迪是这样,米兰达也是这样,现实中的我们,也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