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特大产销有毒有害食品团伙覆灭记

文_林达

一个生产销售7万余箱4200余万盒、涉案金额高达16亿余元的特大产销有毒有害食品团伙,经浙江台州警方半年多时间调查追踪,终于被彻底摧毁。专案组民警踏遍安徽、河南、山东等九省,侦破张某林、章某波、刘某等人非法销售含有有毒有害降糖西药的特大食品团伙案件,捣毁生产窝点两处,销售窝点3处、仓库5个,共扣押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降糖保健品10万余盒。目前,检察机关已对1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互联网卖家牵出的食品大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物质过多摄入,越来越多的人血糖高了。血糖升高可能会导致糖尿病等疾病产生,因此有人想到通过食用保健品来达到降糖的目的。这给一些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2017年9月5日,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网警发现了一条线索:网络上两个卖家有利用微信、互联网等平台向糖尿病患者销售非法添加西药成分降糖保健品的嫌疑。该账号注册地为台州市黄岩区。获取线索后,台州市公安局迅速抽调市、区两级公安机关治安、网警、派出所以及黄岩区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员成立专案组,立即开展专案侦查。

专案组对这两个账号所销售的保健品进行取样,并由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送检,另一方面对两个账号的所有人进行追查。经查, 台州警方发现这两个账号所有人分别是黄岩区的章某波和章某奎。通过鉴定获悉,他们销售的基因口服胰岛素II代、苦瓜养胰素、粮田葛芪参胶囊、龙参等保健品中含有名为“格列本脲”等降糖西药成分。这已经构成在食品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

专案组随即对黄岩两处销售点进行蹲点监控,决定适时收网。2017年11月中旬,专案组抓获涉案人员章某波、章某奎,当场扣押可疑保健品80余盒。经鉴定,被扣押的保健品中均检出西药成分,属有毒有害食品。

通过审讯和调查,这两名微商属于最底层的三级经销商,主要是帮助上线销售,不直接出货,客户需要的产品全部由上线代发货,每盒价格几百至上千元不等。但上线具体是谁,住在哪里,章某波和章某奎并不知情。警方从双方联系的网络账号进行分析,获取了其中一个河南巩义上线的部分信息。

循线深挖铲断犯罪链条

案件重大,为深挖幕后,铲断犯罪利益链条,2017年12月9日,专案组赶赴河南省巩义市开展侦查并追捕。

在巩义市芝田镇,有一个叫周某卫的男子,近几年一直活跃在各个电商平台,他最终锁定了保健品这个项目。“我看网上的保健品销量很好,来钱又快。”周某卫和另一名朋友一起,到处找卖保健品的供货商,通过微信,他们跟河南中牟县的上家接上头。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他们不断从中牟县的上家那里进货,一部分自己卖,一部分再找下线散货。

专案组民警经过10多天侦查,在其老家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卫、袁某峰,并捣毁一处销售窝点和一个仓库,扣押涉案保健品10819盒。经突审,周某卫交代他并不认识上线,只是通过微信联系。

办案民警通过对周某卫提供的两个微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其上线窝点很可能在山东省阳谷县。追捕组迅速赶赴阳谷进行调查后发现,调查对象信息均系犯罪嫌疑人冒用他人身份采取的伪装措施,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专案组改变侦查思路,几经分析终于获取了新的线索,判断调查对象在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于是,侦查人员赶赴河南新郑,在当地警方协助下,获取了嫌疑人杨某东、孙某鹤、朱某娜等人的身份信息。随后,专案组确定嫌疑人杨某东等人存放假药的仓库位置。

2018年1月20日,抓捕组对杨某东、孙某鹤、朱某娜、辛某兆等人进行收网,在其两处销售窝点、一个仓库扣押涉案保健品13200盒。面对警察,三名嫌疑人吓得脸色惨白。第二天,民警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奔赴河南中牟县沙口镇,在一出租房内成功抓获上级保健品包装销售商刘某以及包装工刘某玲等4人,并捣毁非法生产窝点一处,扣押尚未销售的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降糖保健品72717盒以及空包装盒、包装袋、空胶囊盒等包装材料50余万份,胶囊压板机、封口机等设备3台。

然而,据刘某交代,他只知道上线在安徽亳州, 具体情况一概不知。3月1日,专案组赶往亳州开展侦查工作,锁定刘某的上线张某林。经过民警连续几天的蹲守,3月12日,张某林在一家物流公司托运物品时被抓获。民警当场扣押掺入面粉、石膏粉的格列本脲3桶,并在其三处生产加工窝点查获空瓶229500个,成品格列本脲57箱。

张某林曾经从事中药生意,略懂一些药品常识,当他知道一种叫“格列本脲”的西药有降血糖的功效后,就开始冒险。“我托人从安徽太和县的一家医药公司买进这种西药,买来的都是颗粒状,我就自己用机器碾碎。一开始我不懂,只知道这些药是从正规厂家进过来的,反正对降血糖有用,而且市场需求量这么大,我也就开始做,下面的人要多少,我就做多少。”

据张某林供述,他大部分的成品格列本脲是从一个叫李某盼的上线购得。“这些购进的西药,成本大约是3元钱100粒,张某林调好配方做成成品药后,以每盒150元的价格卖出,一盒有两板,一板24粒。至于下面各级代理卖多少钱,也没有标准。到底这一盒药里会含有多少西药成分,并不清楚,也没有办法具体测量。”张某林说,在药盒上标注的产品原料配方,也都是随便写的,想印什么就印什么。

专案组在安徽太和县城南派出所的配合下,将该案的顶层上线李某盼抓获。经查,李某盼以安徽某医药公司的名义,非法从太和某药品有限公司大量购买成品格列本脲药品,后分销给下线张某林等人。李某盼没想到,自己竟会栽在浙江台州警方手上。至此,该特大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从西药原料供应商、原材料生产窝点、保健食品灌装商、成品包装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及终端商在内的七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脉络全部查清,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彻底摧毁从原料销售到网店销售全环节的犯罪链条。

产销者明知害人却利欲熏心

一盒成本5毛钱,至少卖100多元,暴利让犯罪嫌疑人利欲熏心,明知有毒有害仍疯狂生产销售。

经警方查明,2016年5月初至2018年1月21日,河南省中牟县的刘某从安徽的张某林和李某盼处,非法购买添加西药成分的基因口服胰岛素II代、苦瓜养胰素、粮田葛芪参胶囊等保健食品粉末、空胶囊、铝箔片、PVC板、包装盒等原材料,然后将粉末、空胶囊交由安徽亳州的胶囊灌装商进行胶囊灌装,随后再将这些灌装好的胶囊运回河南郑州中牟县刘某租住的一出租房内,将该非法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包装成保健食品,销售给各地一级经销商用于二次、三次销售,数量惊人。

而一级经销商河南人杨某东伙同孙某鹤、朱某娜等人,利用手机微信和网络在山东阳谷、河南前台、河南新郑等地流动作案,向全国各地二、三级经销商非法销售这些有毒有害食品。二级经销商河南人周某卫伙同袁某峰等人,向全国各地三级经销商或糖尿病患者销售这些有毒有害食品。三级经销商台州黄岩人章某波、章某奎等人在各自家中,以委托发货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平台这一销售渠道,将这些有毒有害食品销向全国的糖尿病患者。层层经销,价格又层层加码。不法生产者和经销商利令智昏,不仅坑害消费者的钱财,更是损害消费者的身体。

据悉,这是浙江史上最大的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在全国此类案件中也数一数二,被公安部挂牌督办。相关食品专家指出:此类食品药品、保健品因其非法添加西药,往往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欺骗性很强,但由于非法添加的西药成分未经科学配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如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生产销售违法添加格列本脲等西药成分的保健品,可能导致低血糖,损害肝、肾功能,极易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及不良反应,很多糖尿病人在并不了解保健品成分的情况下盲目购买服用,其危害和隐患显而易见。

文章来源:法制与新闻

(编辑:周洁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