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2019年以來,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好於預期。此外,統計數據顯示,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較2018年10月增長4.6倍,溼垃圾分出量增長1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較2018年日均增長9倍多。

(原標題:上海垃圾分類成效如何?可回收物比一年前增長4.6倍)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開始施行,如今已有4個多月。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獲悉,2019年以來,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好於預期。全市1.2萬餘個居住區達標率已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

上海垃圾分類成效如何?可回收物比一年前增4.6倍
2019年7月25日,上海閔行區馬橋鎮夏朵園小區業委會主任陳錫賢(右)在指導小區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王翔 攝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較2018年10月增長4.6倍,溼垃圾分出量增長1倍,幹垃圾處置量減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較2018年日均增長9倍多。

在全程分類體系建設方面,目前,全市已完成2.1萬餘個分類投放點規範化改造,完成4萬餘隻道路廢物箱標識更新。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及塗裝1395輛溼垃圾車、3086輛幹垃圾車、84輛有害垃圾車及192輛可回收物回收車。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務點13998個、中轉站181個、大型集散場9個。

上海綠化市容局表示,下一步,本市將立足常態管理,健全長效機制。同時,高標準推進示範街鎮創建工作,確保年底實現達標街鎮達到70%以上、示範街鎮達到50%的任務目標。

netease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黃家第_NNB646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