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者,司馬懿身份高,身邊結識的人又多,一旦殺了他,朝廷內部就更亂了,這對曹操的計劃極爲不利。但是當時,天下未定,司馬懿的確是一位有着大才的人,所以曹操需要他。

縱觀司馬懿這一生,能發現他是一位老謀深算、足智多謀的人。

司馬懿爲了逃過曹爽的猜疑,能夠裝聾作啞,扮演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可見,爲了韜光養晦,司馬懿能想出很多招。

其實,不僅年老時的司馬懿心思深沉,年輕時的司馬懿就已經表現出了過人的智慧。

01

虎狼之心的司馬懿

司馬懿出身高貴,自幼熟讀詩書,才華在衆人之上。

但那時候,曹操當權,司馬懿心知,曹操這人疑心病重,若是他暴露出不臣之心,最終將會被曹操所不容。

爲了保命,司馬懿以養病之名,平日裏閉門不見。

曹操當時求賢若渴,爲了讓司馬懿效命自己,以收押他的行爲來逼迫他,迫使他出面輔佐自己。

無奈下,司馬懿就在曹操身邊當起了文學掾。爲曹操這樣的狠人效命,司馬懿是活得驚心膽顫。

他一直都很小心翼翼,剋制住自己的虎狼之心。但是,他的不臣之心偶爾有時候還是會表現出來。畢竟他只要有這種想法,平日裏再小心,也總會有下意識流露之時。

據史書的記載來看,曹操很快就察覺到了他的野心,並且對他實施了一番試探。有一次,司馬懿剛剛向曹操彙報完工作,然後準備離開時。曹操在後面突然喊了他一聲,他下意識的一回頭,眼神中的狠毒流露了出來。曹操看着他身子向前行,頭向後轉,眼神銳利的樣子,像極了一頭狼。

當時,司馬懿這個樣子,狠狠地嚇到了曹操。這位手握大拳心狠手辣的人,居然因爲這一嚇,在當晚做了一個噩夢,夢到了三馬食槽。這個寓意很不好,因爲三馬代表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而槽不就指的他曹操嗎?

所以夢醒之後,曹操心中更是對司馬懿防備萬分。他還招來了曹丕,告誡他,一定要小心司馬懿。

按理來說,曹操這樣狠毒的人,既然防備司馬懿,應該會立即下令處死他纔對。但是當時,天下未定,司馬懿的確是一位有着大才的人,所以曹操需要他。再者,司馬懿身份高,身邊結識的人又多,一旦殺了他,朝廷內部就更亂了,這對曹操的計劃極爲不利。

因此,曹操剋制住自己想要殺害司馬懿的心,耐心的等待着,尋找的機會伺機而動。

可惜,曹操直到死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他死了,曹丕上位了,而當時,司馬懿哄得曹丕相當信任他,這使得曹丕很快將曹操的告誡忘得一乾二淨,重用司馬懿。

02

帶兵打仗的司馬懿

因爲曹操猜疑司馬懿,因此沒有將兵權交給司馬懿,在曹丕剛剛上位,司馬懿手上擁有的兵都相當的少。

直到公元226年,司馬懿纔開始帶兵去到前線。而正式帶兵上戰場的司馬懿,就表現的非常好,打敗了諸葛瑾,殺了近千餘敵人。

此後在孟達之亂中,他又僅用8天時間,帶兵奔走1200裏,斬下了孟達的首級。

逐漸的,司馬懿的軍事能力展現,他接下了西線魏軍的總指揮權。

一路的高歌猛進,也讓司馬懿逐漸生出了狂傲之心。而就在他開始自大起來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失敗,讓他受到了挫敗感。

第4次北伐中,他敗了,失敗的感覺讓他清醒了起來。從此他做事,變得更加小心翼翼。

司馬懿這人,耐心非常好,這是他的一大優勢,而他又很善於利用這一優勢。

在第5次北伐中,他用起了拖延戰術,活生生地拖死了諸葛亮。

諸葛亮都病死了,那他手下那羣兵,還有什麼好讓人懼怕的嗎?

所以,司馬懿成功抵擋了諸葛亮帶兵進軍的步伐,可以說是勞苦功高。朝廷爲了嘉獎於他,給他升了官,讓他擔任太尉一職。

成了太尉之後,司馬懿很少帶兵了,就坐鎮朝廷,負責蜀國事務。

直到公元238年,公孫淵叛魏,收到這個消息,朝廷內部一片譁然,可由於公孫淵的部隊處於遼東地區,那裏環境惡劣,普通軍隊在此作戰,沒有太大勝利的把握。

因此,朝廷官員,都不敢接此任務。無奈下,魏明帝只能請司馬懿帶兵出征。

司馬懿聽從命令,在同年6月份,帶着4萬步兵去到了連水。

03

心狠手辣的司馬懿

司馬懿的軍事才能相當出衆,不管多麼惡劣的環境下,他都能想到好招。

他到了在遼水後,用了一招聲東擊西,成功度過了遼水天險。之後他果斷下命,讓部隊突襲敵人老巢襄平,這一行爲,明顯是擊中了公孫淵的軟肋。他不得不趕緊帶兵回襄平,而這就正好中了司馬懿的計。

司馬懿在周邊提前布好了局,公孫淵一來,他就來了個空中捉鱉,很快便擊敗了對方。

平定了這場叛亂之後,司馬懿就表現出了他的心狠手辣。

他深知斬草不除根的後果,於是下令將城中17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屠殺,以防止這些人之後再次作亂。

而後,他又將城中所剩的4萬多人遷移到了中原,這既讓中原人口填多,又削弱了遼東地方的勢力。

不過他這一舉動也是有危害的,因爲遼東地區人少了,抵抗外族入侵的力量就變小。在之後高句麗等外族,便多次入侵遼東地區。

除了對外人狠毒以外,對自己人,司馬懿也同樣心狠手辣。

在遼東,他帶領的部隊剛結束完戰爭,就需要面臨着過冬的問題。

遼寧的冬天非常冷,魏明帝爲了獎賞這些勝利的英雄,給他們下發了冬衣。

但是司馬懿收到這批衣服之後,沒有將這些東西分給下面的士兵。士兵向他討要的時候,他表示這是官家之物,做臣子的不能貪。

事實上,這些東西本來就是給他們這些士兵的,司馬懿爲什麼就是不給士兵呢?

這是司馬懿的聰明之處,他是用這一招給自己留下污點,讓朝廷更加放心於他。

果然,他這一行動是正確的。魏明帝病入膏肓時,覺得他纔是可用之人,因此招他回了洛陽,將太子託付給他照顧。

所以說,司馬懿在遼東戰場的表現,得到了魏明帝的讚賞。他雖然落下了一個苛待士兵的名頭,卻獲得了更大的權利。

可惜,司馬懿也只是假裝乖順而已,他的狼子野心根本藏不住。

在11年後,公元249年,他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了政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

參考:《資治通鑑》、《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