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本土資源極度匱乏,幾乎所有的能源需求都依賴於進口來解決。2017年12月20日,韓國宣佈了2030年可再生能源計劃,擬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如今的7%提高到2030年的20%,即目標是到2030年要達到63.8GW的可再生能源裝機,而目前這一數字僅爲15.1GW。

未來新增的可再生能源裝機63%是光伏,34%是風電。基於該計劃,未來10年韓國政府將投資110萬億韓元(約合6700億人民幣)用來發展可再生來源。

在韓國,2011年就終止了FIT。2012年開始,RPS取代了原先的FIT。在RPS方案的推動下,韓國的光伏裝機實現了飛躍(基於RPS的裝機佔了總裝機量的73%)。

截止2016年底,韓國累計光伏裝機量爲4.502GW,2017年新增裝機量爲1.121GW。

RPS方案

RPS方案就是強制發電公司在總的發電量中提供一定比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於2012年在韓國開始實施。2017年,18家發電公司(裝機量超過500MW)被要求到2023年需提供其發電量10%的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RPS方案被寄予厚望在未來數年將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

家庭補貼方案

2004年開始實施該方案,屋頂光伏都可以從中受益。對於獨棟住宅或多戶合住的私人公寓樓,政府提供光伏初始安裝費用的60%,而對於公共的多戶租賃房屋,政府提供100%光伏安裝費用。

該方案要求最大的光伏裝機量不能超過3KW。2017年,基於該方案安裝了23.3MW的光伏。

建築物(Building)補貼方案

除住宅屋頂外,政府對建築物的屋頂安裝光伏(<50KW)也提供一定比例的補貼(取決於建築物的類型)。大量的學校、公共設施、福利設施以及大學都在此方案的補貼下安裝了併網的光伏電站。2017年,共新增了6.5MW的光伏項目。

此外,韓國還有Regional Deployment補貼方案,Convergence and Integration 補貼方案,Public BuildingObligation 方案以及光伏租賃方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光伏行業的發展。

韓國光伏製造產業鏈情況

韓國擁有完整的晶硅製造產業鏈,包括從原材料生產到光伏系統的安裝。

硅料與硅片

韓國OCI硅料的產能爲52000噸;Woongjin硅錠的產能爲1.5GW,Nexolon則擁有1.75GW的硅片產能。

電池與組件

韓華建成了3.5GW電池和1.5GW組件的工廠;LG擁有1.5GW的晶硅電池與組件產能;現代晶硅電池與組件的產能爲600MW。

Shinsung E&G則分別擁有600MW的晶硅電池與200MW的晶硅組件產能。

更多關於產業鏈價格內容可點擊此前報道查看:5GW領跑者掀起滿分組件搶購潮,單晶310W供應能否到位?|531新政持續發酵:銳減的產量,過剩的產能,未來的策略 |深度|市場供需失衡下“末位淘汰”開始,誰先出局?|最新統計:日本光伏市場電池組件廠商、逆變器及系統價格分析(多圖)

來源-微信公衆號:新能情報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