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麗雖說稱爲市,其實也就是一個邊陲小鎮。不過,因爲有口岸,比別的小鎮更大一些,更繁華一些而已。

在銀井一寨兩國,同一個寨子,同一個民族,同走一條路、共飲一井水,同趕一場集不僅讓你感受到中緬邊境民族文化,更讓你體會到了中緬邊境的和諧幸福。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交通也越來越完善,人們的出行自然也更加的便利,還有很多人會選擇出國旅遊,不過出國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護照簽證等各種證件辦下來也要花很長的時間。不過在這裏,中國最“不靠譜”的國界線,出個門口就是出國,連簽證都直接免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居住在這裏的村民世代友好,相親相愛,相互走動、相互串門更是家常便飯,甚至談戀愛、通婚在這裏也算不得什麼稀奇的事兒。據說當年寨子中有一戶人家,房子正好騎在分線上,家中的客廳在對方,而臥室則在我方。只是如今早已搬遷,不然真想到他的家中參觀一番,體會一下這其中的樂趣。

獨特的景觀引得遊客紛至沓來。“遊客多了,我們也不像以前只靠種地生活了。”傣族村民定武在自家院子裏賣的緬甸木雕,花梨、酸枝都是遊客所愛。

我們知道國界線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意義重大,因此很多地方的國界線上都有邊防戰士守衛,但在這裏國界線上沒有任何安保措施,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條線,兩國人民和諧友好的生活在一起,在國界線上還有一口水井,水井被國界線一分爲二,旁邊還樹立着一塊紀念碑,上面寫着一寨兩國水井。

如果你去過深圳的中英街,應該會知道哪裏有一條街道,左邊是香港境界,右邊是大陸境界。在銀井寨,其實也一樣。裏面幾乎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是兩國並用的。“一井兩國”;“一屋兩國”“一茶兩國喝”“一橋兩國”。在緬甸那邊,這個寨子叫芒秀。

“在寨子裏,中國村民的牛到了緬甸的莊稼地,那就算‘國際事件’。”村長約恩賽說,爲此,村裏專門成立了民間的邊境糾紛調處小組,雙方互諒互讓、共同發展,使得邊境和諧安寧。

逛累了吧!玩累了吧!那就到中緬美食街小憩一下,緬甸甩粑粑、牛乾巴、竹筒粑粑、菠蘿飯、泡魯達、菠蘿飯、竹筒飯、豌豆粉等百味小喫滿足你的味蕾。美食街不遠處按比例修建的著名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螺絲塔”、“情人堤”讓你品嚐美食欣賞美景兩不誤。

曾經去過哪裏的旅人說,一個鞦韆就能盪出國,真是夠浪的。這個寨子裏面的村民世代友好,同飲一井水,同走一條街,如果不是有邊境的提示,估計你走進去以後,真的會不小心就跨出了國門。

夕陽西下,彩雲滿天,輕風吹過,滿街的棕櫚樹在風中招搖,鱗次櫛比的高樓,風情萬種的遊人,使這座南國的城市顯得更加的迷人。陪同我們的雲南朋友告訴我們,咱們已到了祖國的邊境線上,剛纔經過的瑞麗江,一江之隔,就是緬甸。遠山平疇,近樹人家,我似乎嗅到了罌粟花的氣息,似乎感覺到了佛光的普照。

銀井古寨與緬甸相連,中緬雙方田地犬牙交錯,村寨相通,雞犬相聞,邊民通婚互市,文化交流極爲頻繁。緬甸的小孩可以到銀井邊防小學讀書,午飯回到緬甸家裏喫。

近年來,銀井村以“民族團結好、經濟發展好、社會治安好、村容村貌好、教育科普好”等五項內容爲主,大力開展文明示範村寨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活動。實施民族特色村寨項目等,美化亮化淨化村容村貌,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改善村民生產生活設施條件,促進村寨旅遊業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