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时代: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

尺寸:高31㎝ 口径14㎝

出土地点:黄陂区盘龙城出土

器物描述:青铜质,色泽青绿。圆体。侈口,直颈略束,折肩,深腹,高圈足微向外撇。颈中部饰三周弦纹,肩部饰三组夔纹,腹部饰三组饕餮纹,圈足饰两周弦纹,上有三个等距十字形镂孔。

二、盘龙城遗址

1954年夏,武汉市遭遇特大洪水,武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配合防汛工程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盘龙城遗址。1974年下半年,由湖北省考古队和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联合组成了盘龙城考古发掘队,对盘龙城遗址展开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初步揭开了盘龙城的神秘面纱。这次从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商代青铜器、玉器和陶器有90余件。城址兴建年代约在公元前15世纪前后,相当于商代二里岗期。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南方商代文化面貌、城市的布局与性质、宫殿的形制及建筑技术,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商代盘龙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武汉的城市之根。

三、盘龙城出土文物及特征

盘龙城遗址出土有青铜器、陶器、玉器和石器。青铜器大部出自墓葬,工具和武器有臿、斨、斧、锛、凿、锯、钺、戈、矛、刀、镞;礼器有鼎、鬲、簋、斝、爵、觚、盉、罍、卣、盘等。形制、纹饰与中原青铜器相同。纹饰以饕餮纹为主,次为夔纹、云纹、弦纹、三角纹、圆圈纹、涡纹、雷纹等。陶器出土数量最多。陶器早期的器类及形制与二里头晚期相当,晚期则与郑州二里岗期共性较多。

四、盘龙遗物今何在

盘龙城遗址自面世至今经过多年的发掘出土了大量各类文物,由于历史的原因,如今这些文物分别保存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及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等处,当然,更多的文物或许仍然埋藏于地下等待我们去发掘,而盘龙城或许有更多的历史等待我们去揭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