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中有些作品經常被人們安利,但是它們真的值得這樣大肆吹捧嗎?

《水形物語》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從電影的情節內容來看,整篇故事主線講述的就是一個灰姑娘拯救一條人魚的事蹟。但有意思的是,電影背景設置在了冷戰時期,女主人公伊麗莎作爲非傳統故事中的“英雄”,沒有聖母光環,沒有超絕能力,她是一個實打實的普通人,甚至是一個邊緣人物。或許是內容中隱喻的東西太多,所以會讓我們看得一頭霧水。觀衆的視角是這樣的:先是女主莫名其妙的愛上了那個怪物,然後那個怪我也愛上了他,再然後倆人就約會,這個怪物竟比一隻貓都要聽話懂事。後來,女主有莫名其妙的要救怪物,作爲一個邊緣人物,竟然輕鬆的把怪物救了出來,總之,整部電影女主特別奇怪,像神經病,情緒來的莫名其妙。本來是爲了道格瓊斯去看的電影,結果他就是那個怪物,全程不露臉。這麼說也不代表這是爛片,只是和以前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差點事。

《夏洛特煩惱》

第一遍看的時候確實是笑着看完的,這就證明這部片子很成功,但是二刷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問題,這部電影傳達的整個價值觀就是有問題的,有錢就不會快樂?成功就會越過越悽慘?窮日子才能津津有味?長的漂亮就不能與你一心一意共度一生?小時候混的好的同學,長大就是要飯的,還得給你打工?最尷尬的是,這一切是主角心裏意淫式的一場報復,其他人都沒錯,他們只是在主角人生的不同階段被主角喜歡和嫉妒。

《穆赫蘭道》

大衛林奇的電影裏最顯著的特點在於模糊感,同樣的特質在庫布里克的電影裏也存在,林奇在電影中使用的每一個元素都是沒有心理預期的,觀衆無法在電影的進程中獲得足夠的信息,由此產生了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會讓認真觀看的電影的人產生一種類似焦慮的心理反應,這是林奇熱衷於做的,如果你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僅僅侷限於看懂或者壓根沒有認真的在看這部電影是絕難體會到這種情緒的。這並不意味着電影一般或者不好,只是不適合你。這就導致很多僞迷打高分,“既爲舉世公認之經典,必有高深奧妙之內涵。若覺難以理解,不妨從自身找找原因。

《逐夢演藝圈》

這部電影只有2.2分,這是觀衆打的分,但是它在一衆院長、教授、專家的眼中是什麼樣呢?“這個片子可能是一個電影人的指南”“從十來個高校總的情況看,中學生、大學生這個羣體對這部電影的接受,是非常熱烈的”“北大將近120年來能出這麼一個電影界的人士,又拍出這麼好的電影,確實很難得”“特別適合當下主流觀衆觀看”,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們爲什麼對個別專業的專家非常不信任了。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用自己的主觀觀點去隨意否認別人作品,如果否定了還說不上讓人信服的話,這就有點不太好吧。那麼你還知道哪些被吹過頭的作品呢?歡迎補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