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3歲,1095個日日夜夜,需要家長24小時貼心守候,生怕孩子受到傷害。

7歲之前,孩子需要接種11種疫苗共23針,光接種疫苗就需要家長跑醫院23趟,更別提孩子偶爾的發燒感冒吊水。

孩子上學時,家長每天都要早起半個小時,爲孩子準備早餐。從小學到中學,12年x365天,要早起4380天。

這是撫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的時間,因此,生孩子並不是那麼簡單,一個孩子就要花費巨大的精力,需要人手湊。

現在的大環境下,父母都朝九晚五忙着掙錢養家,條件好的,可以找月嫂和保姆;一般家庭,更多的還是求助於自己的父母。家裏的老人就成了照顧孩子的不二人選,隔代教養也已經成爲一種常見家庭教育方式。

雖然祖輩有豐富的育兒經驗和生活知識,但受生活條件和認知水平等因素的侷限。因此就會出現一些列的矛盾………

前幾日,寧波有個孩子媽“粥粥粥小凡”發帖稱:

“婆婆幫忙帶孩子,半年要價15000元這個錢,到底該不該給?我們是結婚三年纔有孩子,一開始婆婆還說如果我倆工作忙可以幫我們帶孩子,我聽了還挺高興的。

沒想到婆婆帶了不到一個月居然提出要收錢!婆婆說,讓我們半年給她15000,雖然帶小孩也要成本,但是也沒那麼貴吧,畢竟尿不溼、衣服基本上也都是我們在買,婆婆也就是管孩子三餐和午睡而已,每天晚上我們也都接小孩回家自己帶的!”

帖子一出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老人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錢該給:

半年15000一個月才2500,本來就應該要給父母錢的,總不能因爲她是自己婆婆就覺得可以免費給你帶孩子吧,她也有社交也需要買東西也不好一直找你們要錢的。請保姆的話想想要多少錢了

我覺得這個錢可以花,是可以找個保姆,不用婆婆看。因爲首先婆婆受累,第二她也不會像保姆一樣沒脾氣,是個即收錢又能罵你的人,不合適破壞感情,第三她想孩子可以隨時來看,第四他能做的保姆也能。

唯一的弊端是現在保姆不太安全,最好自己看着保姆,不能完全脫手。反正如果是我就直接不用她看了,雙輸。

也有人覺得畢竟是自己的親孫女,沒必要計較這些錢:

@星星看月亮:這個婆婆是哪裏的?我們這裏帶孫子從來沒有說要錢的,但是你帶孫子的話,兒媳婦是會記在心裏的,兒子兒媳也自然回去管妹妹,這樣做家庭不是更加和睦。如果你算這麼清的話,家人的感情就淡了,等你老了還好意思讓兒子兒媳養老嗎?

@包子喫狗不理:你不給兒媳帶孩子,兒媳婦如果辭職不做了,就少了一萬多的收入,你願意看到這個情況嗎?婆媳之間本來就不好處,更要將心比心,你對兒媳好,兒媳才能對你好。

實際上,請老人幫忙“帶孫”是你情我願的事情,是否給“帶孫費”也得兩輩人相互溝通解決。

婆婆沒義務給兒媳帶孩子做飯做家務,兒媳伺候家婆家公的義務也沒有,但是:老人幫兒子兒媳帶娃,做家務,兒媳給老人零花錢老了照顧一下送終都是圓滿美好的做法。

老人願意付出,孝順的子女願意孝敬老人給予金錢和愛。相反小氣自私的老人和子女最終什麼都得不到,連最後血溶於水的親情都抹殺了……千萬別因“帶孫費”綁架了兩代人最深的親情。

一邊是婆婆要帶孫費影響婆媳感情,另一邊,妻子主動提出給孃家六千元辛苦費,夫妻意見不合鬧離婚。

帶孩子是大多數長輩最期盼的一件事,婆婆爺爺和外公外婆因搶着帶孩子而引發家庭矛盾也時有發生。

可家住南岸區的吳女士卻因爲提出孃家帶娃必須每個月給6000塊錢辛苦費,其中也包含了孩子日常的生活費用,跟丈夫意見不合差點鬧起離婚。

妻子吳女士覺得,家人也要明算賬,憑什麼就女方爸我媽帶孩子,老公家一點兒力都不出,所以就提出每個月石先生要給6000塊錢給丈母孃。

丈夫石先生認爲,爲啥分得這麼清楚?不是不願意給,不願意帶。在房貸和日常開銷下,6000太多了,而且自己的父母身體不好才提出由女方家長帶孩子。

當然也有理智的網友某位教育問答達人給出了一個觀點:給錢的是要分在什麼條件下帶孩子:

在對是否給老人補貼,給多少補貼這個問題上,沒有標準答案。在大多數老人心裏,兒女在外打拼賺錢,也是爲了一個家庭着想,自己退休後幫忙帶孩子也是一種幫家人分擔壓力的體現。

當然,作爲子女的我們,看到父母年紀漸長,年輕時一手把自己帶大,老了又幫忙照顧自己的孩子,給老人一些補貼也是自己對他們辛苦付出的感謝。

談錢傷感情,有時候一句:“爸媽,你們辛苦了”,可能抵得上所有的辛勞;天冷了,送上一份保暖的衣物,下雨了,挑選一雙防滑鞋;過年過節,準備一餐豐盛飯菜。這種變着花樣表達感謝的禮物,往往比冷冰冰的金錢更溫暖父母的內心。

四個專版,更即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