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融文學|春天來了,走進鄉野

春天來了,走進鄉野吧。

不要再爲一冬無雪而憂鬱了,冬天不是羞怯地躲起來了嗎?大自然的舞臺就是不斷交替,可不能辜負了這明媚的春光啊。

再忙,抽出點時間,放下你所揹負的一切,孩子的升學,房子的大小,財富的積累,統統拋到腦後吧。換一身青春運動裝,帶上孩子,離開那日夜喧囂、水泥林立的都市,到鄉野走走,呼吸呼吸春的氣息,你會有許多的收穫。

春天的陽光,沒有燥熱、只有溫暖。融入鄉野,穿毛衣不熱,着單衫不涼,你的心裏也如這天氣的溫暖。楊樹、柳樹竟相吐綠,杏花、桃花爭奇鬥妍。風兒飄過來都是綠色的甜味和粉色的濃香。

走進鄉野,你是早已換了冬裝,索性也讓孩子卸去棉衣,穿上你親手爲他們編織的毛衣毛褲,那是你在繁忙勞累的工作之餘,一針一針織成的。一個蓬鬆的大毛線球,一條長長的毛線,不曾知道你是何時將那線頭聯結,全然無縫接痕。或許是在靜夜的燈下,或許是在我們沉浸於電視節目的歡樂之中。那毛衣自始至終貫穿了你對孩子的疼愛,那是一片心啊。爲孩子操勞着,不經意間,孩子長大了。孩子的笑聲讓你欣慰,似這春天的陽光脆生甜潤。

若遇雨日,你也大可不必懊惱、心焦,春雨如煙似霧,似有若無。鄉下有古巷、春雨、杏花。曉雨迷濛中,你會步入一個全新的詩的意境裏。若有緣,恰逢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撐一把油紙傘伴你走過那段古老、悠長而又蘊滿詩意和故鄉往事的雨巷,古巷無語、姑娘無語、你也無語,唯有瀝瀝春雨在幸福地與大地纏綿傾訴。說給你聽,說給姑娘聽,說給古巷聽。走過雨巷,你正要道謝,姑娘莞兒一笑,笑得那麼清純,那麼陽光。雨巷不再寂蓼,你也不再憂傷。於是,你少了寂寞,多了一份愉悅的情懷。丁香一樣的姑娘,最適宜在雨巷裏去欣賞、去品味。你這樣想着,油紙傘已然離去。春雨初霽,你看到了鄉野上滿山的燦爛杏花。宋朝大詩人已在前頭爲你吟唱着“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千古絕唱,這時你的心都醉了。

古巷盡頭是座鐫滿歲月銘印的明代滄桑古橋,橋旁幾戶人家,可不是“古藤、老樹、昏鴉”,那橋上流水,橋下行人,眸裏浮現的是一幅古樸典雅的山水畫。一夜春雨,小河更豐潤了。溪水經了一冬的沉澱,清澈的河底閃爍着美麗的五色石。曉雨方歇,已有勤快的鄉村女子在河邊浣洗,你的目光激盪了小河的寧靜,河水中晃盪着青蔥山形又多了你的身影,女子的臉龐飛上了粉紅的羞澀,似桃紅的粉。水更清了,山更幽了。

你是背過一些古詩的,比如“千紅萬紫總是春”、比如“草色遙看近卻無”、又比如“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三月踏青能幾日?”只有融入大自然,你才能真正領略和體味這些詩句的韻味和境界。三月踏青,草色遙看,你貓下腰去,細看那些泛青的小草,清香撲鼻,草木一秋,曾經是多麼的茂盛啊,新的嫩芽,或許是後輩吧。你悄悄地走過這些嫩綠柔弱的小生命身旁,會生出一絲憐惜。可別傷害了它們,別驚擾了它們纔剛剛開始的綠色的夢啊。歷經一個冬季,它們和你一樣深愛着春天,正歡欣鼓舞地迎接這和暢春風呢。

這時,鄉野上早出坡的大黃牛在“哞哞”地爽朗地叫着,似乎在催你“人早地勤”。羊羣則是“綿綿”地沿羊腸小道一路歡歌着。牧羊的老爺爺抖動着山羊鬍子,遠遠地扔出一塊石子,拋向頭羊,樂呵呵地喊:“可要等着我啊。”臉上溢滿了春的喜悅。

走近山坡,去年你植的小樹已吐出嫩芽,你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端起相機,與它留下春天的約會。有鳥兒正站在了樹梢最嫩的枝頭,或許是那嫩芽的甜香,鳥兒興奮地合奏着春的序曲。一切都快樂着,大自然在季節的律動中和諧地交接着,人和自然在和諧的融合着

春天來了,走進鄉野吧。

(壹點號《山東金融文學》出品。作者,馮衍華。中國金融作協山東創作中心副主任)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