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種監控方面存在的短板使得中國和其他國家得以對美國正在開發CRISPR和其他基因編輯技術的公司進行投資。就像更爲突出的人工智能“技術戰爭”一樣,中國發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的戰略要求將使該部門在關鍵領域(即醫療保健)中超越美國。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美國安全情報智庫Stratfor發佈《Battlefield Biotech: The Rising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對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生物科技領域的競爭態勢進行了分析。

無論是貿易戰還是技術戰,美國與中國未來的關係都將演化成更爲激烈的競爭。近期,貿易逆差、貿易戰以及兩國之間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等話題霸佔了各大新聞頭條,但除此之外兩國之間還存在着另一場同樣激烈的競爭:生物技術。本文重點以CRISPR爲重點說明問題,但CRISPR絕不是本次競爭中的唯一焦點,而是代表了在這一競爭關係中的新興戰場。中美生物科技競爭的格局在農業和醫療領域尤其凸顯,美國可以、也將會像限制高科技投資一樣,繼續以國家安全之名介入這場競爭。北京和華盛頓將成爲技術競爭者,因爲中國的人口和資源限制迫使其必須繼續並優先支持生物技術的發展,以確國家安全。

從農業機械化到肥料的使用,農業技術的進步長期以來對作物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20世紀90年代轉基因作物的出現開啓了農業的新時代,更加密切地將農業與知識產權以及與之相關的所有相關法規、權益保護和競爭聯繫起來。獲取別國或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對於自身農業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寶貴的。對於中國這種長期受制於資源限制的國家而言,國內農業和醫療保健兩大板塊技術能力的持續發展將有助於解決迫在眉睫的人口危機——人口老齡化導致農業勞動力大幅減少,同時養老成本大幅增加。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已將發展生物技術作爲近期政策指令中的關鍵領域。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中國公司正在通過收購其他實體(及其知識產權),以支撐自身農業生物技術的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案例當屬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先正達是一家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其每年的研發預算超過10億美元,專注於農業育種和化肥農藥。先正達在這些領域的先進技術對中國提高邊際土地效益、治理土地污染以及解決水資源緊缺帶來的限制性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對生物技術進行投資外,中國還存在竊取知識產權的情況。2013年,7名中國公民被指控偷竊孟山都公司擁有的轉基因玉米種子;一名中國公民因從堪薩斯州的僱主手中竊取轉基因大米而被定罪。雖然中國在轉基因植物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究基礎,但中國很少從研究向商業產品邁進。獲得一些成熟技術將有效地幫助中國在國內推進這些領域。然而,中國在未來將更多地關注新興的基因編輯技術,以獲得更強的全球競爭力。

保護與國內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包括轉基因技術,長期以來一直是美國國家安全所關注的焦點。在投資領域,由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負責評估外國投資美國公司是否會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在最近的新聞中,CFIUS便因爲其認爲新加坡博通對高通的收購可能會威脅國家安全,促使美國總統特朗普阻止了博通的收購計劃。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然而在生物技術領域,這種審查機制則可能受到限制,因爲其在評估某項交易可能對國家安全和公司知識產權造成威脅方面的能力不足。以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爲例,在過去的5年中,CRISPR這種更快、更便宜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掀起了生物技術領域的風暴,許多創業企業都參與其中共同推動該技術的發展應用。然而在現有條件下,由於CFIUS不追蹤少數股權投資或對初創公司的投資(儘管國會正在考慮加強CFIUS的覆蓋範圍),它可能無法監控生物技術領域的投資——至少在技術發展和成熟的未來10年間都無法監控。這種監控方面存在的短板使得中國和其他國家得以對美國正在開發CRISPR和其他基因編輯技術的公司進行投資。這在目前來看不一定是有害的,甚至可能會使特定公司收益,然而如果該技術存在潛在的雙重用途(Dual-use)的性質,那這就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與美國的情況相反,中國對外資投資進行了嚴格限制,這種限制已經引起美國對於不公平對待的抗議。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除了竊取知識產權以及繼續對美國企業進行投資以外,中國研究人員在國內的研究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4至2017年間所有基於CRISPR技術開發的植物品種中,有42%是在中國創建的,其中大米是其研究最多的植物。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大米作爲中國糧食安全戰略極爲重要,因此其成爲研究的重點目標並不使人意外。在該作物上,基因編輯技術正被用於開發更多的耐鹽品種,以應對中國的水質下降。同時,抗鎘大米也在開發中。隨着過去幾年中國環境運動的興起,以及受污染大米所引起的公共問題,抗鎘大米的開發將變得流行和必要,因爲要扭轉數十年來造成的污染的影響是十分困難的,即便中國政府推進行業整合和加強控制。中國研究人員還利用CRISPR靶向豬肉,以培育脂肪更少的生豬。儘管中國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實現了這些飛躍,但農業生物技術部門仍然沒有將其推進商業化,並且近年來對於新的、進口的轉基因作物品種的批准量也在下降。鑑於其龐大到可以影響全球市場的市場規模,中國仍將是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但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最有可能先與美國站在一起的則是在醫療保健領域。

當我們更廣泛地看待CRISPR應用時,中國是緊跟在美國之後的第二大CRISPR專利國。根據iRunway數據顯示,美國持2000種與CRISPR相關的專利中的19%(447個),而中國持有17%(410)。與具體的技術研究在何地開展相比,當我們聚焦於專利申請的位置時則會發現更有趣的現象。數據顯示,總部設在美國和歐洲(無論是學術還是商業)的研究人員更傾向於在中國申請專利,而不是別處。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對未來全球基因編輯市場的重要性。同樣,迫使中國發展其國內CRISPR技術應用的的相關因素也爲出口新技術的人提供了潛在的進口市場。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中國將很快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規模人口老齡化問題。在大多數人實現中產之前,中國將一直如上文所說支持國內CRISPR技術發展,以實現醫療水平的提升和慢性病的治癒(而非昂貴的持續治療)。而這將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在中央政府的指示和限制條件較爲寬鬆的監管環境下,中國一直處於CRISPR療法技術使用的最前沿。據報道,中國科學家完成了首次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實驗,並在此後的一年內使用CRISPR技術治療了86名患者,遠遠超過迄今爲止任何一個國家的試驗規模。反觀美國和歐洲嚴苛的監管環境,將確保中國在未來幾年內繼續保持這一領域研究走在前列。

但這一話題也牽扯到剛剛提到的國家安全以及中美關係問題。一個大的背景是,爲了CRISPR技術在人體安全有效的使用,人類基因組的知識是至關重要的。美國率先推動了人類基因組計劃(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衆多國家的幫助下),但該項目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歸屬和安全性問題最終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最近特朗普政府瞄準中國強制技術轉讓的高科技領域宣佈加徵關稅,將高科技醫藥和健康領域也涵蓋其中。英國“金融時報”去年7月對FBI特工Ed You進行了報道描述,Ed的使命是提高對於(別國)收集美國人類基因組數據信息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的認識。他所收集的信息遠遠超出了CRISPR技術本身,觸及了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商業關係,以及最終發生生物恐怖威脅的可能性。在這一背景下,有些圈子對中國爲何對美國基因組部門如此感興趣的原因產生越來越多的懷疑,但其他人則認爲跨國合作對於該技術的持續發展仍是必要的。

智庫分析|美國智庫:生物科技戰場競爭日益加劇

美國國家安全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將如何影響未來的貿易和技術發展,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持續成爲一個焦點問題。就像更爲突出的人工智能“技術戰爭”一樣,中國發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的戰略要求將使該部門在關鍵領域(即醫療保健)中超越美國。隨着美國努力在其他科技領域形成一項綜合戰略,以打擊中國不斷提升的競爭力,生物技術領域也爲這項戰略指明瞭另一條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