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四川一位宋姓官員將諸葛亮的武侯祠隆重修繕了一翻,人們在武侯祠裏發現了一塊石碑,上有十二字的預言,並且署名“亮”。十二字的內容爲“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有好事者一翻推敲,發現“水月主”是“清”字,“庚不大”是“康”字,“蓋十八”是“宋”字。

人們認爲十二字的內容連貫起來就是:清朝康熙年間,會有一位宋姓官員修繕武侯祠,“龍復臥”顧名思義就是武侯祠要重新修葺了。筆者認爲這純屬巧合,諸葛亮一生殫精竭慮的爲蜀漢盡忠,那有時間與心情留下這樣一個石碑來證明他能預測後事,其原因在於自古以來諸葛亮在巴蜀之地都擁有很高的聲望和地位,此舉能夠獲得巴蜀百姓的好感。傳說在此次重建過程中。

挖出了一塊石碑,上面書寫“水月主,庚不大,蓋十八,龍復臥”12字預言。有人就從字面上對其進行了解釋,大致的意思爲在清朝康熙之時,會有一個姓宋的人修建武侯祠,這等於說是在千年之前,諸葛亮就已經完全預測出來此事,讓人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但是實際上,此事或爲謠傳,或爲宋可法蓄意爲之,爲何可能是謠傳,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此事不會是諸葛亮所爲。諸葛亮一生清廉,在第五次北伐之時病死在五丈原。其死後,蜀軍按照他的遺願將他安葬在定軍山之中,以山爲墳。

安葬之時僅以常服入棺木,棺木也非常小,沒有放置任何陪葬器物,而成都的武侯祠不過是人們日常紀念諸葛亮的一個地方,而且武侯祠並不只有一座,最早的武侯祠在沔陽(漢中勉縣),是公元263年春,劉禪下旨所建。而成都的武侯祠最初是劉備的陵寢,明朝初年之時,將其修復並把武侯祠併入其中,這纔有了後來的成都武侯祠。

無論是從諸葛亮安葬之地來看,還是從武侯祠自身的情況看,在成都武侯祠發掘出一塊諸葛亮預言千年的石碑都是不現實的事情,此事要麼是謠傳要麼是宋可法蓄意爲之,其實在諸葛亮臨死的時候,想到這一幕是非常可悲的,到頭來還真的是一場空。就連希望最後也是破滅了,可是歷史終究是不會改變,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註定了。不像諸葛亮在死的時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但是他這一生也是非常值得的,他和劉備的君臣關係是我們所有人都非常敬佩的,還有他爲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