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1963年的朱建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长跑爱好者。自2006年与长跑结缘以来,他已在国内参加超过50场的比赛,足迹覆盖过近30个城市。在奔跑中,朱建敏突破了自我,也收获了健康与快乐。

近日,记者采访了朱建敏。谈起如何与长跑结缘,他还记忆犹新。“2006年,我在做常规健康检查时发现血压高,咨询医生和学校的体育老师后,知道了长跑能有效改善血压问题,就这样,我决定每天慢跑3KM、运动半小时以上来治疗高血压。”朱建敏说。就这样,从为了强身健体跑步,慢慢成为了一种习惯。不论刮风下雨,哪怕是出差在外,朱建敏都不忘跑步。渐渐的,朱建敏开始关注跑步的距离、速度和心率等运动指标,也萌生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

“第一次接触马拉松是在2015年,是我们上虞自己创办的小马拉松。”朱建敏说,当时他还不敢报18KM项目,只参加了健康跑。为了准备比赛,他每天的跑步距离相应增加到了5KM。到了第二年,有一朋友邀请自己参加上海马拉松,朱建敏便报了个半程,开始了长距离训练,从5KM增加到10KM,每周还加了15KM的适应训练,大约训练了两月之久。但由于上海马拉松需要抽签决定,朱建敏最终因未中签而没有机会参与比赛。后来,朱建敏从相关APP上了解到了更多马拉松比赛信息,就报名了苏州太湖马拉松比赛,这也是他参加的第一个马拉松比赛。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朱建敏认为“安全完赛”就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他来说,个人最好成绩的创造都是在2019年。“去年,半程曹马跑进了一小时五十分,全程徐州马拉松跑进了三小时五十分,这两个成绩都让我获得了由中国田径协会认定的大众一级选手称号。”朱建敏说。

如今,朱建敏依然在奔跑的路上。为了减少跑步时的孤独感,他还会选择不同的路线。“我一般两到三天换一条,从家出发,跑一圈回家,10KM左右的路线我已经挖掘了四五条。”朱建敏笑着说,这些路线一般不会穿越城市街道,而是选择乡间车辆少的公路。“我现在的工作是负责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与管理,所以有时要去学校进行指导,有些学校距离合适的,我就会在工作结束后,换上跑步装备回家,像上浦、长塘、道墟、沥海等地,我都跑过。”朱建敏说,对他而言,跑步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激励他积极生活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