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知識,做個好媽媽!

陽光寶貝每日童書音頻免費聽:

節選陽光寶貝童書《伊索寓言》

文 |  網絡

角色扮演遊戲是孩子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遊戲。

——陽光媽媽

大約從一歲半開始,孩子就會開始熱衷於“角色扮演遊戲”,他們可以把喝水的杯子拿起來當話筒,可以把圓紙筒當成是望遠鏡,可以把騎在爸爸的身上時的玩耍當成是騎馬……

等到孩子慢慢長大,隨着語言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們會開始模仿和學習父母的行爲,主動要求父母假扮成爲各種各樣的角色,比如公主、巫婆、超人等,並和父母一起進行角色扮演遊戲。

他們會把自己的洋娃娃玩具當成一個真實存在的生命體,並與小夥伴一起玩“過家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角色扮演遊戲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娛樂和遊戲,更有益於孩子的發展。

曾有一項研究發現,扮演遊戲的數量和複雜性與兒童和同齡人的社交能力之間存在相關性,虛擬幻想能力與創造力之間的關係密切,解決非結構化問題,解決衝突的能力,社交能力,自我宣傳,信心和毅力都呈正相關。

孩子在進行角色扮演時,他們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想象世界,還激發了孩子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我們要鼓勵孩子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因爲,對孩子來說,角色扮演遊戲存在許多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

1

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角色扮演遊戲是孩子通過想象,創造性地模仿現實生活的遊戲。

在遊戲中,孩子可以在與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比如給手中的洋娃娃餵奶和哄睡,其實就是因爲日常生活中媽媽對自己的照顧,他們將這樣的生活見識運用到了遊戲中。

對孩子來說,想象和事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角色扮演能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對孩子的右腦發展很有好處。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孩子扮演的角色並不拘泥於一個人,很多時候他們在遊戲中會扮演多種角色,能表現出所扮演角色的各種行爲模式,激發出潛在的創造力。

2

建立孩子的同理心

通過角色扮演這樣一種想象力遊戲,孩子們通過模擬不同的角色,從不同的視角來感受周圍的世界,從不同角色中傾聽小夥伴們的想法,這能夠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換位思考,建立同理心。

比如,父母可以假裝孩子的玩偶河馬不想和小象一起玩遊戲,然後問問孩子,被拒絕的小象感覺會怎樣?河馬應該怎樣和小象相處呢?

3

戰勝孩子內心的恐懼

角色扮演是孩子戰勝內心恐懼的一個工具,就像一個害怕黑暗的孩子可能會在遊戲帳篷中進行野營旅行,一個生病住院的孩子可能會爲洋娃娃建立一所醫院,並假裝成爲醫生給洋娃娃看病緩解壓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通過角色扮演遊戲,能夠幫助孩子熟悉一些未知的事物,學會掌控和緩解自身的壓力,克服害怕、焦慮等情緒問題,慢慢學會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

4

促進孩子潛在的能力

孩子在扮演遊戲過程中,通過角色分配、遊戲步驟等學習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大腦發育,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與家人和小夥伴的扮演遊戲過程中,會思考該角色需要做什麼、說什麼,慢慢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孩子還可以通過遊戲道具的製作,鍛鍊動手能力和精細運動發展能力,在遊戲過程中的跑跳活動,可以鍛鍊大運動發展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

既然角色扮演遊戲給孩子帶來如此有益的作用,父母可以爲孩子準備些什麼呢?

爲孩子提供安全的空間

角色扮演遊戲需要爲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這個空間可以讓孩子不受約束地想象,不受困擾地玩耍。

在滿足孩子爬上爬下,發展運動能力的同時,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被尖銳的東西傷害,在恰當的時候提醒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確保孩子的安全。

給予足夠的遊戲道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想象和構造角色的玩法。

同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愛好,根據孩子的角色需要,爲孩子準備足夠的道具,比如紙盒、箱子、毛絨玩具、廢棄布料等等。

讓孩子主導遊戲的節奏

在與孩子的角色扮演遊戲中,賦予孩子主動的權力,順着孩子的想法進行角色扮演,而不是採用超量的信息打斷孩子的思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孩子不知道該如何繼續玩耍時,我們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提示,或者適當地擴展遊戲的情節,在玩遊戲的同時鍛鍊孩子的即興發揮能力。

通過閱讀進行角色扮演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與孩子進行繪本閱讀時,也可以把故事裏的角色與孩子聯結起來,引導孩子將自己代入繪本故事當中,去體驗繪本中各種角色的情緒、情感,將自己與故事角色進行對照,從而產生好感、引起共鳴。

讓孩子通過繪本閱讀與角色扮演遊戲,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人際溝通、自我探索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孩子的知識是從經驗中獲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絕非簡單兒戲,它可是孩子認識成人世界的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