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秀亲自出马,与严光同吃同住,一时间,两人好似回到了曾经求学之时的亲密,因为刘秀身边有言官时刻跟随,所以刘秀请严光入朝为官这件事也被记录在案。严光身为隐士,却是刘秀的好友兼同学,两人求学的时候同吃同住,交情之好令人羡慕,在刘秀起兵做了皇帝之后,严光其实很随意的就能够封侯拜相,只要严光点头,刘秀愿意给他高官厚禄,可是严光不愿意。

严光,东汉人士,名遵,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士,是个隐士。

汉光武帝刘秀,字文书,南阳郡蔡阳县人,刘邦的九世孙,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严光身为隐士,却是刘秀的好友兼同学,两人求学的时候同吃同住,交情之好令人羡慕,在刘秀起兵做了皇帝之后,严光其实很随意的就能够封侯拜相,只要严光点头,刘秀愿意给他高官厚禄,可是严光不愿意。

甚至是,请严光入朝为官的正是刘秀本人,刘秀比谁都清楚,严光是个人才,但严光却是多次拒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严光不愿入朝为官,只愿意做一个隐士。

题目中的那件事,也是发生在刘秀邀请严光入朝为官之时。

严光不慕名利,唯独爱的,便是洁身自好,刘秀派了许多人出去寻找严光的下落,好不容易找到了,并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严光请到了宫中,严光还是不乐意做官,最终刘秀只能亲自出马。

刘秀亲自出马,与严光同吃同住,一时间,两人好似回到了曾经求学之时的亲密,因为刘秀身边有言官时刻跟随,所以刘秀请严光入朝为官这件事也被记录在案。

两人同吃同住,言官看在眼里,记在书上,大臣知道了这件事后,曾经上书刘秀,要求惩处严光,甚至是为了陷害严光,大肆编织罪名,所图不过严光项上人头罢。

但刘秀在收到大臣的上书以后,并未动怒,请严光入朝为官是刘秀的意愿,如今人请不着,大臣们还打算从中作梗暗害严光,刘秀又如何请严光入朝为官?

最终严光自然是游荡山野去了,做了一个有才华,却不曾封侯拜相的隐士高人,而刘秀与严光之间的这段故事也被记录了下来。

其实记录这种故事,也不过是为了反映刘秀如何爱才耳,刘秀爱才,所以即使严光有某些地方做的不合礼仪的,刘秀也不会在意,即使大臣们联名上书,要求惩处如此不合礼仪的严光,刘秀也会袒护严光,留下的都不过是刘秀的美名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