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嘴上说着以附属国自居,实际上却是继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见到自己的权威竟然不能使日本人臣服,朱元璋在1381年的时候再次派遣使者出访日本。征伐日本,不仅是朱元璋的意愿,更是后世七百年所有华夏子孙的愿望,朱元璋曾经北逐蒙古,南定安南,如今畏惧日本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决定暂时放过宵小之辈。

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皇帝?说起朱元璋,无人不知其狠毒手段,朝中功勋权贵尽皆被朱元璋杀害,当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一大批忠义将士,皆是因为有威胁大明朝朱氏王权的可能性,于是便一个个都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据传言,在面对是否要兴兵征讨弹丸之地——日本的时候,朱元璋却因为刘伯温的劝诫而放弃了兴兵日本。

其实,劝诫朱元璋的人却并非刘伯温。

刘基,字伯温,1375年去世,然而朱元璋表露征讨日本意图的时间,是1381年,刘伯温自然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救日本一命的。

为何朱元璋意图征讨日本?

昔日他朱元璋北逐蒙古,一统天下,正是大明王朝鼎盛之时,喜意正浓,朱元璋决定派出使者出访百国,享受一把万国来贺的快感。

明王朝建立的第二年,朱元璋已经派出了第一批的使者,这一批使者出访各国的目的,便是宣扬国威,扬我华夏之威。只不过,由于日本国地域狭长,又独居孤岛之上,使者因为不知道日本国当前形势,误打误撞的碰到了南朝的怀良亲王,彼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对峙的时期,怀良亲王对使者也没有好脸色,所以使者并未摸清形势,去往日本的七人,其中五人被日本人斩杀,另外两人也被囚禁数日才被赶了回去。

使者回国以后,向朱元璋阐述了日本国目中无我华夏的态度,朱元璋听后,也是勃然大怒,决定再次派遣使者访日。

第二波使者,以赵轶为主使,不只是怀良亲王知道了事情的严峻性,还是赵轶巧舌如簧,怀良亲王决定承认大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并且向大明朝廷进贡。

日本人嘴上说着以附属国自居,实际上却是继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见到自己的权威竟然不能使日本人臣服,朱元璋在1381年的时候再次派遣使者出访日本。

这时候接待使者的人已经不是怀良亲王,但他们却是同样的态度,要战便战。

日本人这么狂妄也并非是没有根据的,当年蒙古骑兵肆虐欧亚大陆,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但却在攻打日本的时候,由于不善海战折戟沉沙,这就导致日本人的胆子也肥了起来。

于是乎,在1381年,朱元璋决定出兵征战日本。

为何朱元璋决定放过日本?

征伐日本,不仅是朱元璋的意愿,更是后世七百年所有华夏子孙的愿望,朱元璋曾经北逐蒙古,南定安南,如今畏惧日本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也正因如此,朱元璋决定暂时放过宵小之辈。

彼时的大明王朝建国不久,根基尚未稳定,北方蒙古人还在虎视眈眈,天下百姓也仍旧身处水深火热之中,这时候征伐日本,劳民伤财。彼时的大明朝,最重要的便是积蓄国力,安抚百姓。

再加上日本确实地处偏远之地,贸然进攻,若是不做好充分准备,疲惫之师未必可以建功,即使是打下了日本,极远之地也不好管理,于是朱元璋便暂时放过了日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