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金融行業的門檻仍然較高,傳統金融機構主動推行改革的積極性較低,特別是對小微、三農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方面,仍需利用互聯網金融的開放、無邊界又易於資金的流動的特點,滿足這些領域的有效融資需求,打破金融機構固化現狀,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來優化交易和服務方式。12月8日,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先生在致辭時表示,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科技定位應是爲金融提供支持和服務。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12月8日,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先生在致辭時表示,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金融科技的本質是金融,科技定位應是爲金融提供支持和服務。

潘功勝先生表示,一直以來,央行支持市場主體在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但這些探索與實踐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和規範。

起源於民營企業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在我國迅速興起,起源於民營企業,並反哺於民營企業。在我國發展出多種表現形式,包括網貸、第三方支付、數字貨幣、大數據金融、信息化金融機構、金融門戶等等。

互聯網金融爲中小微創業企業提供了較大的融資便利,促進中小微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提高了金融資產配置和服務實體經濟效率。

作爲以網絡信息技術爲驅動的新興金融業態,互聯網金融有利於通過先進技術提升金融服務的客戶獲取能力、風險評估能力和服務投放能力,對提高金融的普惠性、促進金融的包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潛力和價值。

不以技術掩蓋金融本質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潘功勝先生在12月8日的論壇上表示,“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並未改變金融的風險屬性,其與網絡、科技相伴生的技術、數據、信息安全等風險反而更爲突出。因此,互聯網金融或金融科技應接受更爲嚴格的監管。”

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企業,無論自稱是數字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還是Techfin,概念的遊動不應影響對金融活動本質的判定。

由於發展初期的制度空白,一些風險也在醞釀與積累。對於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監管措施和制度建設也在日益完善,如何促進他們的穩健發展是下一步行業發展的要點。

實施“服務性監管”

對互聯網金融實施“服務性監管”,是當前的指導思想之一,也得到諸多行業人士的支持。這樣的綜合監管方式,以改革的積極態度和無縫對接的監管體系相結合,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01-打破金融機構固化現狀

我國金融行業的門檻仍然較高,傳統金融機構主動推行改革的積極性較低,特別是對小微、三農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方面,仍需利用互聯網金融的開放、無邊界又易於資金的流動的特點,滿足這些領域的有效融資需求,打破金融機構固化現狀,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來優化交易和服務方式。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02-高精度的徵信數據

我國徵信體系建設正在健全過程中,充分運用大數據統計,將各行業、單位、個人的數據進行綜合、全面的統計,再以雲計算的方法把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整理、歸集,並得出高精度的徵信數據,推動金融機構進行有效客戶選擇和風險甄別,完善全國的徵信體系。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03-完善產業鏈緊密度

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在電子商務中廣泛地引入互聯網金融,完善企業的供應鏈系統與物流監管、銀行等系統,讓實時數據的交互、流程的銜接更爲緊密。互聯網金融推動產業交易模式的創新,創造更加良好的、日趨完善的產業鏈服務,從而讓非法交易和非法服務沒有生存空間。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總的來看,積極推進健全金融與科技融合下的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長效監管機制建設,也是服務性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龍光金服在內的多個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積極配合國家建設互聯網金融風險技術分析平臺,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監測機制的形成,在幫助自身完善風險控制措施的同時,也爲行業創造更加健康優良的發展環境盡一份企業責任。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龍光運動會圓滿成功 | 央行特急通知

粵港澳大灣區新觀點 | 銀行理財子公司

人均收入22.8倍 | 龍光金服提交自律檢查申請

這座大橋賺了1700億 | 爲什麼深圳敢這麼做

金融科技的本質,到底是金融還是技術?

【聲明】

1.文章部分文字與圖片來源於網絡;

2.本文如無意中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權益,告之即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