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1岁之前,因为小宝宝不会说话和表达,孩子不舒服就只会通过哭闹、不睡觉等方式来表达。

  梁妈妈家的宝宝就是这样,宝宝一到晚上总是又哭又闹,要抱着哄很久才能睡着,

  但是一放到床上又立马醒了,醒来又是哭闹,婆婆告诉她要给宝宝刮“猪毛刺”!

  (图片易产生不适,慎点)

  “猪毛风”怎么刮?

  关于这一说法,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同,有些管这叫“拔毒刺”,还有的地方叫猪毛疯、猫毛、猪毛丹、猪毛刺、寒毛丁等等。

  宝妈说,孩子经常无端哭泣,一躺下来就哭,抱起来就好一些。按照婆婆教的方法:用母乳或者蛋清不断顺时针揉搓孩子的后背、前胸、四肢等部位,会搓出很多黑色硬毛,摸上去刺刺的。

  老人们的解释是:婴儿体内有胎毒,所以才会长出这些毒刺, 硬硬的毒刺导致婴儿浑身刺痛,因而哭闹不止无法安睡。

  “猪毛风”的真相

  说到这,相信很多妈妈一定会越发好奇了:好邪啊?宝宝为什么会长“猪毛”刺?这招真的管用吗?

  但其实,医学上并没有证实“猪毛风”这一说法。

  这在医学上就是婴儿肠绞痛,因其发生往往在傍晚,也被称为“黄昏哭闹综合征”。只是在中国南方,这种症状被解读为“猪毛风”。

  其实,新生儿出生时,全身会有很多细细的汗毛,尤其是背部更为明显,这叫新生儿毳毛,几个月后会逐渐自然脱落的,民间所谓的刮“猪毛风”,其实就是刮掉孩子背部的毳毛。

  当用母乳、加了蛋清的面团进行揉搓时,这些毳毛的根会一同被搓出来,最后成了“黑刺”。婴儿的皮肤很娇嫩,没了保护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毛囊受损,一旦被细菌感染,严重会患上败血症。

  为什么刮“猪毛风”这么有效呢?

  这是因为大人在给宝宝刮背部时,宝宝是趴着的,这样的姿势正正可以给孩子减少胀气。而不停搓揉的动作,就是给婴儿按摩,不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让宝宝觉得特别舒畅,更容易入睡。

  正巧,这让刮“猪毛风”成为民间应对小儿哭闹(婴儿肠绞痛)的一种看上去很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