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公安局對外發布,該局專案組民警輾轉全國10餘省市,歷時11個月,將一製毒團伙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經查,涉案製毒團伙打着生產“有機肥”的幌子,於去年在彭陽縣設立了一個製毒加工廠,警方當場查獲非法生產設備286件、製毒原料7528.39千克以及大量的麻黃鹼成品、半成品。經相關部門鑑定折算,查獲的純麻黃鹼爲761.2千克。
彭陽縣縣委常委、公安局局長李全德告訴記者:“隨着當地移民搬遷,留下大量的空房、窯洞,以及廢棄牛棚、廠房,這些區域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不易被人發現,從而被不法分子利用。”隨着公安機關不斷加大對製毒、銷毒、販毒的打擊力度,部分南方製毒嫌疑人向地廣人稀的西北地區流竄,打着生產肥料、建廠子搞產業等幌子製造毒品。“製毒時間特別短,兩三天生產出成品後,立馬轉移。”
去年4月,彭陽縣古城鎮海口村裏來了一些操有外地口音的陌生人,這夥人看上了海口村一些村民搬遷後留下的空房,說是要租用建成彩鋼瓦廠房,用於生產加工有機肥。

製毒設備。

海口村村黨支部書記海生貴告訴記者,與村委會簽訂租賃合同時,村委會曾要求這些人進行登記,但這夥人一直以各種藉口推諉。過了不久,廠子建好後,村民們發現工廠經常運進大量設備和原料進行生產,但行蹤詭祕。“說是生產有機肥,但從沒有見到肥料運出。”於是,將有關情況反映給彭陽縣公安局禁毒大隊。
爲了不打草驚蛇,摸清這夥人的行蹤,彭陽縣公安局組織民警對這夥人進行調查,發現該團伙以生產有機肥爲幌子,非法生產製毒物品。在掌握了該團伙的基本涉案事實和證據後,彭陽縣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組織全局警力,由李全德帶隊對涉毒窩點進行搗毀並抓捕嫌疑人。當場查獲非法生產設備286件、製毒原料7528.39千克以及大量的麻黃鹼成品、半成品。

製毒原料。

經相關部門鑑定折算,查獲的純麻黃鹼爲761.2千克。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製毒團伙警惕性非常高,如果專案組再遲3天,毒品就會制好並運走。之後,專案組民警輾轉全國10餘省市,歷時11個月,將該團伙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
8月13日,在案件破獲後,爲發揮羣衆力量,在全社會形成禁毒聯防機制,彭陽縣禁毒委聯合公安局,組織禁毒工作相關成員單位及鄉鎮分管禁毒工作的負責人、禁毒專幹、各派出所所長來到海口村非法生產製毒物品案現場,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實地參觀製毒窩點,學習常見毒品加工廠的識別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全縣開展禁毒排查、管控、預防工作的能力,堅決杜絕非法制毒犯罪活動在當地發生。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打着生產有機肥幌子的製毒窩點,建造在磚廠、飼料加工廠和牛羊養殖區,極爲隱蔽,不易被人發現。封存中的製毒化學用品、加工設備佔地2000多平方米,整個製毒工廠瀰漫着刺鼻的氣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