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敦位置地圖

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1580-1631),英國英國軍人、探險家和作家。他因在北美弗吉尼亞州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永久殖民地詹姆斯敦而揚名天下。

小小的詹姆斯城就是今天美國的起源

現代美國的前身,是英格蘭在北美東海岸的十三塊殖民地。而十三塊殖民地的起點,則是被稱爲詹姆斯敦的殖民據點。但這個殖民據點的創始人斯密斯,卻有着遠超殖民地本身的傳奇經歷。

史密斯畫像

史密斯曾是失去船隻的船長和僱傭軍士兵,也曾混跡於巴巴里海盜之中,更是精明的商人。此外,他還是業餘的語言學家、博物家和傳記作者。在來到新世界之後,他孤身一人考察了後來的弗吉尼亞、馬里蘭和哥倫比亞特區等地。他的傳奇經歷,在當時非常具有典型意義。

史密斯的具體出生日期已不可考證。但記載顯示他出身於一個富農家庭,並於1580年1月9日在林肯郡的阿爾福德的威洛比受洗。青年時期的他,還一度就讀於愛德華六世語法學校。16歲那年,父親去世。在母親改嫁之後,他決定揚帆出海,去大西洋和地中海上討生活。

一番輾轉,17歲的史密斯最終加入一隊英格蘭僱傭軍,先後受僱於尼德蘭革命者和法王亨利四世,專門對抗西班牙國王的軍隊。1598年,也就是戰爭結束的兩年後,他自己購置了一艘船返回英格蘭,卻又不幸失事。在心灰意冷地返回了故鄉威洛比後,只能獨居在牧場的小木屋裏。期間,他學會了如何在遠離人煙的野外生存,並在獨居時大量閱讀關於戰爭和軍事的著作,爲下一次冒險積累必要的知識。

正巧,當時威洛比領主的幕僚中,有一個來自意大利的貴族西格諾里-迪奧多多-帕列奧羅格斯。從姓氏就可以看出,此人源自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王朝,是從希臘流亡到意大利的遺民後裔。後者非常欣賞約翰-史密斯,並熱情招待了這個落魄的僱傭軍戰士。他向史密斯傾訴了希臘人對土耳其壓迫的強烈不滿,並暗示巴爾幹半島的基督教居民很歡迎善戰的僱傭軍人,希望他能去那裏抵抗穆斯林海盜的劫掠。此外,他還幫助史密斯訓練騎術,教他馬上格鬥的技巧。

於是,壯心不已的史密斯再次離鄉遠航。他渡過英吉利海峽,沿着法國的大西洋海岸尋找從軍作戰的機會。最後,加入了一艘法國的私掠商船。在劫掠埃及海岸後,順手牽羊地俘獲了一艘滿載着黃金和絲綢的威尼斯商船。通過劫掠獲得的大量財富,支撐着他遊歷意大利、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的費用。當地的貴族將他引薦給了奧地利人,讓他加入了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去參加對抗土耳其人的聖戰。由於表現出色,他很快被提拔爲上尉,並在1602年年初被送往特蘭西瓦尼亞前線。

史密斯上尉的紋章 三個土耳其人頭非常醒目

在一次曠日持久的圍城戰中,土耳其指揮官提出以單挑比武的方式解決戰鬥。在決鬥中,斯密斯接連斬首了三個土耳其軍官,贏得了全軍的歡聲雷動。後來特蘭西瓦尼亞大公就以這次戰功,授予了他一個紋章,上面有三個被他斬下的土耳其人頭。而上尉的頭銜,則跟隨了他一生。

經常受僱於奧斯曼帝國的韃靼騎兵

但是在土耳其人僱傭的韃靼騎兵突襲中,他和他的情婦不幸被俘。二人被用鐵鏈子栓在一起,用戰馬牽着趕到了君士坦丁堡,還險些被賣爲白奴的一員。但這位希臘裔情婦卻比較有來頭。她的哥哥是一個黑海希臘人的貴族,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在這層關係的幫助下,史密斯接受了土耳其風俗,學習穿土耳其長袍和突厥語,並迫於需要暫時改信了伊斯蘭教。而他的情婦希望他公開皈依伊斯蘭教。這樣她可以公開與之結婚,並讓他獲得貴族地位。這類行爲在當時並非孤例。比如著名的英格蘭裔船長傑克·華德,曾經是伊麗莎白一世豢養的“海狗”——私掠船長。專門劫掠和英格蘭爲敵的天主教西班牙。但是在女王去世後,親西班牙的詹姆斯一世上臺並結束了戰爭。甚至拒絕給傑克等人延續新的許可證。傑克等人因爲拒絕放棄傳統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國王拒絕給傑克頒發寬恕令,所以只能選擇投靠突尼斯的帕夏。最後公開皈依伊斯蘭教,剃了光頭、接受割禮,成爲了以薩利海盜港爲基地的穆斯林海盜。

史密斯本人在君士坦丁堡期間,也見到過來自意大利和法國南部的叛教者海盜。但約翰史密斯拒絕接受這樣的命運。他痛下決心,將情人的哥哥打暈,然後換上對方的貴族服飾,一路從西向東沿着黑海海岸。單槍匹馬地逃到了南俄草原的烏克蘭哥薩克領地,小心翼翼地躲過了仇視穆斯林和韃靼人的哥薩克的搜捕。在一對俄羅斯夫婦的熱心協助下,他得以從南俄羅斯進入波蘭。

最後在1603年初,他回到了特蘭西瓦尼亞的境內。向他之前的僱主——西格蒙德·巴託雷大公求助。大公也慷慨的獎勵了勇敢的約翰·史密斯。憑藉着新獲得的財富,他遊歷了法國、西班牙和德國、後來一路進入了北非的西屬摩洛哥,從當地學習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積累的關於北非和新大陸的豐富知識。

【探險新大陸】

史密斯在新大陸開啓了一段嶄新的傳奇

史密斯返回倫敦後,正值著名的探險家巴託洛梅-戈斯諾爾德船長在組織弗吉尼亞冒險公司,想去開發當代弗吉尼亞州的沿海地區。約翰-史密斯上尉的傳奇經歷,很快就從衆多應徵者中脫穎而出。1606年的12月,史密斯上尉和其他104名殖民者一起搭乘着三艘船,踏上了前往新大陸的旅程。由於有從土耳其死裏逃生的求生經驗,以及跨文化的交流經歷,所以他被弗吉尼亞公司委任爲詹姆斯城的自治議會議員。

詹姆斯敦島

1607年5月13日,在詹姆斯河中的一塊泥濘的三角洲上,粗糙而樸素的詹姆斯敦拔地而起。當時,阿爾岡昆印第安人的首領波瓦坦,正在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他看到了白人的簡單要塞工事和火器的優勢,知道自己不是對手。爲了避免讓白人在此站穩腳跟,他組織了一系列針對白人定居點的小規模劫掠。希望以這樣的騷擾,讓白人雞犬不寧後就知難而退。

雖然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英格蘭殖民者們面對這些部落,依舊錶現出了過分的優越感。但史密斯非常清楚,在這種缺乏開發的蠻荒之地,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遠比擁有什麼人工技術更重要。隨便一場瘟疫或者天災,就足以動搖殖民地的根基。所以,此時還遠遠沒有到和印第安人正面交手與公開翻臉的地步。

早期詹姆斯敦的簡易工事與駐軍

由於缺衣少食,健康的飲用水不足和印第安的不時騷擾,殖民者們被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是在外出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約翰被阿爾昆岡印第安人的狩獵隊俘虜。印第安人把他當做白人部落的酋長,並被帶到印第安村落裏作爲戰利品炫耀。

險些被印第安人處死獻祭的史密斯

在被帶到阿爾岡昆酋長波瓦坦面前的時候,酋長的女兒寶嘉康蒂及時阻止了印第安人對他的處決,保全了他的性命。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儀式,表示接納他進入印第安人的世界。但是這次有驚無險的經歷,卻被自戀的約翰-史密斯解讀爲酋長女兒對自己有好感。

在史密斯的詩集《一路有你》(Peggy Lee’s song Fever)的文字記錄中提到,他和波卡洪塔斯之間曾經有一段難捨的感情。史密斯更是稱讚她的外表、智慧及友好個性都“遠遠超過了她的族人。後來這個故事被迪士尼改編成動畫片《風中奇緣》。

所以,向對待歐洲強權一樣,史密斯以平等的地位和禮儀與其他的印第安部落簽訂條約。以此幫自己在新世界站穩腳跟。在1607年的12月,他和部下接到了波瓦坦的兄弟的邀請,去參加一個印第安貴族聯盟的狩獵宴會。在會議上,史密斯被視爲一個白人部落的酋長。由於有火器和手工藝品,詹姆斯敦也被波瓦坦吸收進了自己的部落聯盟。

與此同時,剩下的殖民者裏還有很多是不用終日勞動的富農或者貴族。與其自力更生,他們依舊在坐喫山空,期待着來自英格蘭遙遙無期,時斷時續的補給船。所以爲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定居點,度過第一個艱難的寒冬。史密斯憑着和印第安酋長的關係,主持了印第安和白人間的平等貿易。通過自己和酋長的關係,獲得了足夠的食物,維繫脆弱的定居點。但這樣的友好相處也只是暫時的。

在整個探險隊主要是誇誇其談、虔誠信教,但缺乏實戰經驗的貴族的情況下,這樣的人才顯得尤爲寶貴。1608年,他帶着14個忠心耿耿的部下從詹姆斯城逆流而上,前去考察切薩皮克灣和它的支流。三個月的考察充滿了艱難險阻,並險些死於印第安人的突襲或者葬身魚腹。但是史密斯獲得了關於該地區最寶貴的一手資料,這爲後來的殖民行動與開拓打下了基礎。

在考察回來之後,他被當仁不讓地推舉爲詹姆斯城的最高長官。在加強防務的同時,他還採取了在當時非常先進的政策:不勞動者不得使用公共儲物倉,不勞動者不得食。

史密斯繪製的弗吉尼亞沿海地圖

隨着殖民地的穩固,他開始對印第安人採取掠奪和屠殺的強硬政策。這一度激化了印第安與英格蘭裔殖民者的巨大矛盾,並險些引來波瓦坦的武力討伐。只是在寶嘉康蒂的提前警告下,他們才得以逃過一劫。但是從本質上,史密斯依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歧視印第安人的殖民者。

但在1609年的一次鎮壓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武裝衝突中,史密斯意外地身負重傷,被迫返回英格蘭。由於他的強硬作風,在他離開之後的殖民者和波瓦坦之間爆發了長達5年的衝突。

在倫敦,他不遺餘力地大力宣傳新英格蘭的經濟與商業價值。但是他激化殖民者與印第安人矛盾的行爲,引發了弗吉尼亞公司的贊助商們的懷疑。再加上贊助商們意識到,北美東海岸依舊是有待開發,對新移民不太友好的蠻荒之地,潛力很難在短期內得到開發。否則殖民者不會經常性地缺衣少食,需要故鄉不斷地提供支援了。

在失去了寶貴的贊助後,史密斯前往馬里蘭和馬薩諸塞地區考察探險,並在成功逃脫了法國海盜的俘虜後歸國。這些探險經歷和他之前在中東歐的從軍生涯,被自己整理成了15本遊記、回憶錄和其他著作。涵蓋了語言學、民族誌、地理學等類目,成爲了當時最高產的探險家和非學院派學者之一。

史密斯的《弗吉尼亞、新英格蘭和夏季羣島的通史》

斯密斯遊走於新世界和舊世界之間的經歷,本身也是大航海時代的縮影。但今人記住他的原因,卻是他自己意淫出來的印第安愛情。這段在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緋聞,藉助迪士尼等強大的文化輸出能力而聞名。殊不知,流行文化中的他和真實歷史相去甚遠。作爲一個靠武力爲生的早期探險家,史密斯遠沒有迪士尼動畫中描繪的那般寬容。

近代油畫中的寶嘉康蒂捨身救約翰

在各類動畫片裏,寶嘉康蒂和他的戀情本來就是約翰史密斯自己腦補的小插曲。在約翰離開詹姆斯敦之後,殖民者們設下陷阱俘虜了寶嘉康蒂。他們以此爲要挾,成功地讓波瓦坦酋長坐上了談判桌。後來,寶嘉康蒂再次被俘。英國人找來牧師對寶嘉康蒂進行教育,並使後者皈依了基督教。結果,被英格蘭人“馴化”的她,選擇與一個殖民地的菸草商人結合。從此成爲了殖民者和印第安人“友誼”的象徵。

寶嘉康蒂在英格蘭期間留下的畫像

1616年,寶嘉康蒂和丈夫起航前往倫敦,被上流社會視爲開發新大陸的成功象徵。但是因爲水土不服和缺乏對舊大陸各種疾病的抗體,寶嘉康蒂染上了肺炎或者天花。一年之後,思鄉心切而且身染疾病的她死在了回鄉的路上。

至於史密斯自己,則活到了1631年纔去世。他的衆多冒險經歷被大部分人遺忘,只能依靠自編自演的緋聞而繼續“活在”各類小清新文學與動畫作品之中。

【紀念】

2004年的同題材電影 《新世界》

2004年,這段新大陸桃色新聞還被翻拍成了電影《新世界》。製片方找來了演過亞歷山大大帝的科林-法瑞爾,來扮演能理解多元文化的史密斯。“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則成爲了他的接盤俠。由於劇情內涵過於意識流,造成票房成績慘淡。約翰-史密斯的傳奇也就進一步爲人們所淡忘。

1907年美國發行的紀念約翰·史密斯的郵票

新罕布什爾州約翰·史密斯紀念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