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看來,崇禎帝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不幸的皇帝。崇禎皇帝雖說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但本來是有機會成爲明君的機會的,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時,面對大廈將傾,即使使出渾身解數,加上性格上有所缺陷,最終還是沒有能力將大明王朝給挽救回來。

縱觀明朝歷代皇帝,大多個性十足,比如:嘉靖皇帝癡迷煉丹,正德皇帝聲色犬馬,萬曆皇帝30年不理朝政,天啓皇帝專注於木匠手藝。與這些祖輩們相比,崇禎皇帝簡直就是一代明君。如果放在一個太平年代,崇禎帝絕對也能治理好一個國家,但天不作美,留給他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

崇禎皇帝不但是數得上的勤政帝王,也是最爲節儉的帝王之一。史書記載:崇禎帝“聞雞而起”,每日憂國憂民,事必躬親,每日朝會從不間斷,即便平臺召對時,也是不敢放鬆,於是不到中年頭髮便白大了大半。說到節儉,他做的也是沒有話說,他在宮中所有的餐具一律是銅器甚至是木器,宮廷中幾乎沒有歌舞之聲。爲了節省宮廷開支,崇禎帝還廢除了江南織造局,並下旨裁撤驛站,以減少百姓負擔。

因此,可以看出,崇禎帝在即位之初,也想做一個力挽狂瀾,救民於水火的中興之主。比如,登基不到一個月就剷除了以魏忠賢爲首的“閹黨”,平反了很多冤假錯案;還多次下旨令各地開倉賑濟災民;並下令廣納賢才,並數次頒佈“罪己詔”向天下臣民反省自己的不足。

即便崇禎皇帝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爲什麼還是不能挽救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呢。我想這其中既有歷史的必然因素也有崇禎皇帝自己的主觀因素吧。

從客觀因素上講:首先,從大明王朝內部來講。由於前期的朝政過於懈怠,使得國家的經濟進一步衰落,國庫虧空。在這期間還遇到了“小冰河期”,使得氣候異常寒冷 ,農作物生長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各地都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老百姓餓的受不了,就只好揭竿而起了。於是,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一批批農民起義逐漸壯大,使得崇禎帝疲於應付。

其次,駐紮在關外的後金政權不斷壯大,八旗鐵騎不斷南侵使得明王朝關外的大片土地淪喪,使得國勢更加危殆,在對戰中完全處於被動。

還有,東南沿海因倭寇的不斷騷擾,明王朝也派兵鎮壓,但因海盜的流動較大,使得明朝軍隊疲於奔命,海防問題也日益突出。

從主觀因素上講:崇禎帝的性格--多疑就是致命弱點了。他在位的17年裏,竟然任免過50多位內閣大學士,各部尚書也像走馬觀花似的不停的換;即使是在前線指揮作戰的將領,也不斷裁撤替換,比如袁崇煥,僅因爲一個“反間計”,就將其誅殺。因此,在崇禎朝,諸如:楊嗣昌,孫傳庭,盧象升等名將全部無一善終,簡直就是“自毀臂膀”的行爲。所以,崇禎帝始終認爲自己身邊的大臣全是無能之輩,根本幫不到他的忙。

正因爲崇禎帝的這種多疑自負的性格,使得他與大臣們之間根本無法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既做不到知人善任又做不到用人不疑,使得在內憂外患的形式下,越陷越深。

終於,在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陷北京城後,崇禎帝自知明朝將要滅亡,心中萬念俱灰,情緒終於失控,拿起劍來砍死砍傷身邊的嬪妃和公主。跟着名叫一個王承恩的太監來到了煤山上,看着農民軍湧進宮城,身邊一個大臣沒有,卻只有一名太監,不由得感嘆到:“內外諸臣誤我!”。最後,只好自縊身亡。

在臨時之時,崇禎帝仍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亡國有着不可替代的責任,還在把罪名歸於各位臣工,簡直令人可惜。但,又有令人同情的一面,在他人生最後的時刻,還心繫百姓,懇請“賊人”寧可分裂自己的屍體,也不要傷害百姓,這個舉動也不由得令人動容。

崇禎皇帝雖說最後還是成了“亡國之君”,但本來是有機會成爲明君的機會的,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時,面對大廈將傾,即使使出渾身解數,加上性格上有所缺陷,最終還是沒有能力將大明王朝給挽救回來。

因此,後人對崇禎皇帝的評價不是苛責,還是惋惜。就連李自成也評價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竈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即使後面的清朝在編修《明史》時也承認:“崇禎帝慨然有爲,在位17年,不近聲色,勤勉不怠,憂國憂民。雖想得非常之材,然用非甚人。後又覆信任宦官,舉措失當。”由此看來,崇禎帝可以說是一位非常不幸的皇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