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施恩于这类人就不要奢望对方能感恩,但求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就好,生命中遇上这种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其坏事,招来灾祸。自持清高者不会为了表达友好或者感恩而稍稍放下身段,端架子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其人生的灵魂,若过度施恩于这类人,不仅不能换得两人交好,甚至还给自己的余生上了个套。

1,不懂感恩的人

不懂感恩的人往往只知索取,从不考虑回报,似乎别人对他的好全是理所当然,甚至若有一次别人没达到他的语气还会怀恨在心。

同不懂感恩的人结交,好聚容易,好散难。

不懂感恩的人基本上没有格局可言,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所有的行为都不可耻,只因其三观从根上就不正,认为成功的定义就是占便宜,哪怕对方曾是自己的恩人,若到后来无便宜可占也会变成碍眼的绊脚石。

在《我是余欢水》中余欢水的徒弟就是个典型的小人,在他还是职场小白的时候,跟着师父余欢水学了不少生存技能,当他能独当一面后,却转头来当众羞辱师父,对曾经的恩师落井下石。

如此恩将仇报之人,终究难成大器,虽然时间会给予其严惩,但生活中我们最好还是尽量远离这类人,轻则给自己添堵,重则引来祸端。

2,巧言令色的人

小人分为好几类,除了不懂感恩还有巧言令色之徒,《论语·学而》中有云:“巧言令色,鲜矣仁。”说那些花言巧语,装出一副和颜悦色模样的人,往往缺少仁义之心。

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类人,见到地位比自己高或者身份尊贵之人,就一脸的谄笑,溜须拍马温顺的像头小绵羊,可一转脸再看不如自己的人时,则阴沉着脸俨然一副不可靠近的姿态。

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哈巴狗”生来不是为了看家,而是为了讨好主人。

他们不仅口中没有真心话,就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不存在,常常会为了巴结权贵而出卖身边所有能出卖的东西。

若施恩于这类人就不要奢望对方能感恩,但求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就好,生命中遇上这种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其坏事,招来灾祸。

3,自持清高的人

总有一部人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生来就高人一等。这类人思维敏捷,性格高冷,做起事情来目的性极强,但同时他们也喜欢为了抬高自己而故意贬低旁人。

傲慢者多不懂感恩,在他们的思维里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围着他转理所当然,让他围着别人转完全没可能。

自持清高者不会为了表达友好或者感恩而稍稍放下身段,端架子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其人生的灵魂,若过度施恩于这类人,不仅不能换得两人交好,甚至还给自己的余生上了个套。

因为这类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忠诚和他的人突然离开,在自持清高者的眼里不存在施恩,有的只有臣服供养。

4,喜欢冒险的人

年轻人喜欢冒险是好事,人到中年甚至老年后若还热衷于冒险,那便成了灾难。

冒险往往带有赌的成分,对年轻人而言时间就是本钱,他们可以赌一把闯上一闯,大不了吸取教训从头再来,而中年人却不能这么做,人到中年若仍抱着赌徒心理没有任何责任感,不仅很难成事会有可能赔得底朝天。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后面还有半句“借三不借二”前半句广为人知,后半句的意思是说帮扶别人有三种情况必须帮,两种情况不能帮。

必须帮的是重病就医,子女学费和长辈丧葬,但凡有人因这三个原因张口借钱,一般都要尽其所能给予帮助,这是积德。

而另外两种情况一是对方用钱在不正当事情上二则是借钱者毫无信用可言,经常借债不还,遇到这两种情况坚决不能帮扶。

过度施恩于喜欢冒险的人,也许助纣为虐也许酿成灾祸,无论是哪种后果,一旦牵涉进来就很难说得清,给自己招来祸患在所难免。

识人是成功的基础,若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中既认不清自己又认不清别人,很容易就会陷入糟糕的境地。

与人为善是好事,若过于善以至于失去了对事物方向的把控,那便不再是善,所以懂得如何施恩很重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