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劉緒貽逝世,享年105歲)

新京報快訊 11月10日上午10點50分,著名歷史學家、社會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劉緒貽教授因腦血管疾病去世,享年105歲。長江日報、武漢晚報等武漢媒體確認併發布了這一消息。

1913年5月13日,劉緒貽出生於湖北省黃陂縣羅家衝,於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兩年後到西南聯大繼續學業,期間師從陳達、潘光旦、吳文藻、費孝通等學習社會學。1943年末,他赴美留學,1947年獲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教於武漢大學,是國內早期的社會學家之一。

而自上世紀50年代後,因院系調整、社會學暫停辦學等諸多原因,劉緒貽轉而將主要精力集中於美國史研究。多年來他著作等身,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他與楊生茂共同主編的六卷本《美國通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對學術界和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該套書自1978年策劃,1979年啓動,歷經23年出版。

同時,他也主持或參與翻譯《世界史編年手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81年)《羅斯福與新政》(版本:商務印書館 1993年)等史書,編撰《美國研究詞典》(版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等美國研究工具書。劉緒貽的不少學術成果甚至被錄入了中、英、美等多國詞典,他也因此被譽爲“美國通”。

改革開放早期,隨着國內社會學教學和研究的逐步恢復、重建,劉緒貽也撰寫了《改革開放的社會學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7年),將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界定爲“人類的社會生活及其發展”,“人類各歷史階段的各種社會形態的結構及其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晚年,劉緒貽出版了口述史《簫聲劍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0年),講述個人經歷,以及關於人類社會制度發展的思考,而這其中包括他對儒家與中國社會的反思——這也是他當年碩士論文《中國的儒學統治》(新近中譯本,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的主題。

武漢大學教授劉緒貽病逝 曾師從費孝通學習社會學《蕭聲劍影》,劉緒貽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值得一提的是,《簫聲劍影》這一書名來自清人龔自珍的詩:“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讀書》雜誌2009年第12期曾經刊文《與“五四”同行》(作者:姜弘)評說劉緒貽和他的口述史:

“在劉先生身上,確有這種看似矛盾的簫劍組合:土與洋,傳統與現代,潛心學術與直面現實,已經著作等身卻依然筆耕不輟,早就蜚聲世界卻始終只是一位學者、教授,不入廟堂也未涉世場,所獲頭銜和榮譽,全都是學術性的、民間的。”

“劉先生自幼愛讀龔自珍的詩文,後來更是仰慕這位愛國的先覺者的思想和人品。既憂國憂民,又憤世嫉俗,這是大轉變時代中國覺醒了的知識分子共同的精神特徵,相距百年而同處於民族危亡之際的劉緒貽和龔自珍,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簫韻幽憂,劍氣如虹。”

劉緒貽一生踐行着龔自珍的人生信條與社會責任。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一度進入了動盪調整期。長期研究美國史的劉緒貽大膽放言,認爲應該學習美國早期移民和西進運動中那些先驅的開拓精神, 既批評美國資本主義的消極面;也敢於倡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利用美國的資本主義。他在給歷史學家黃安年的信中留下了一手打油詩:“姓社姓資議未休,良辰如水自空流。應防一覺黃梁夢,放眼周邊盡上游。”

楊藝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藝_NBJ10647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