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並攻向中華大地時,由於裝備上的差距。日軍僅僅參戰5600人,卻戰勝了我方10萬士兵。此戰一開,日軍得以侵略我國腹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過,由於日本本就是彈丸小國,國內人口有限,男丁有限。爲了擴充兵員,同時“物”盡其用,日本人開始在我中華大地上組織僞軍。在威脅與利益的誘惑下,大量的“國人”轉而成爲二鬼子,爲日本人效力,也成爲了他們的爪牙。作爲漢奸,他們出賣國人,打壓忠良,讓人民憤慨不已。
也正因此,當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幫漢奸丟了自己的主子,也終於爲他們的所作所爲付出了代價。大漢奸被公開處決,而從犯們雖懲罰較輕,但也都受到了人民的審判。然而接下來的這個女“漢奸”,卻在審判當天無罪釋放。這一切,只是因爲她解開上衣,從衣服裏掏出的一件玩意!
這個女人名叫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她雖然生於遼寧燈塔市,但其父母卻是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1932年,李香蘭隨父母一行遷往瀋陽,並在父母的支持和俄羅斯裔朋友的推薦下,拜入蘇聯歌劇大師波多列索夫夫人門下,從此走上了唱歌演藝之路。
1938年,日本出於對中國進行洗腦和日化的考量,決定成立“滿洲電影協會”,而日本出身且在演藝行業表現極佳的李香蘭,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他們大肆鼓動李香蘭入會,並在李香蘭接受任務後,對她進行了一系列的包裝,隨後推入歌壇。
此後,她憑藉《漁家女》、《昭君怨》等中國歌曲一曲而紅,而《夜來香》等歌更彷彿是爲她量身定製,也讓她變得在中日各界炙手可熱,成爲上海灘七大歌后之一。當然,她紅了也沒忘了扶持自己的日本人,開始大肆美化日本的侵略行徑,併爲日本侵略電影洗白,反響極佳。也正因此,她成爲了日本犯下罪惡慣用的“溫情牌”。
1945年日本戰敗,李香蘭在後來被民國以漢奸罪抓捕。不過,當進行審判時,由於李香蘭從衣服中拿出了自己是日本人的憑證,因而無法以漢奸罪判處,被無罪釋放。
回國後,她憑藉當初在中日兩界的影響力,嘗試踏足影壇,也曾做過主持人,後來甚至當了日本18年的議員。不過,她當年雖做了不少傷害中國人民的事,但卻對中國也有着特殊的感情。幡然悔悟的她,曾多次促進中日友好,並勸告小泉不要祭拜靖國神社。說到最後,她還表示:那將會深深傷害中國人的心!
2014年,94歲的李香蘭因病去世,中方外交官對此還表達了遺憾,並肯定了這些年她促進中日友好的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