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营报》:金山办公围绕WPS已有软件使用授权、办公服务订阅、互联网广告三个途径的营收,金山文档虽然用户量很大,但并未启动商业变现。WPS包括整个金山办公,我们的定位还是一个文档处理的应用公司,我们会聚焦文档处理、文档协作等应用开发。

云办公肯定是中长期的大趋势 访金山办公CEO章庆元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正豪采写

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哪些经济“风口”的话,远程办公绝对是其中之一。当我国因“抗疫”鼓励在家办公时,很多外媒惊呼,史上最大规模的远程办公试验开始了。因为这场最大规模的试验,中国很多人知道了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华为Welink、字节跳动飞书等,同时也知道了金山文档、石墨文档、腾讯文档等在线协作文档应用。

北京金山办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办公”)旗下的金山文档是疫情期间表现相当抢眼的远程办公软件,月活用户从2019年底的6700万增至2020年3月2日的2.39亿。而2019年11月18日登陆科创板的金山办公(688111.SH),市值也在春节之后A股开市的第一周就突破千亿大关。截至4月17日收盘时,金山办公报收于244.31元/股,总市值1126.27亿元。

疫情期间,这些“风口”上的应用究竟是如何爆炸性增长的?哪些应用还站在“风口”上?在更长远的未来,远程办公又会如何发展?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金山办公CEO章庆元。

疫情期间爆炸式增长

《中国经营报》:金山文档2019年底的月活用户是6700万,截至3月2日的月活是2.39亿,增长2.6倍。能否介绍一下金山文档疫情以来每个月的增长趋势?

章庆元:金山文档这一轮增长跟疫情息息相关。在我印象中,大概是春节之前一两天我们就开始增长了。到了(1月27日)国家公布春节假期要延期的时候,增长速度开始加快,那时候就开始要统计体温、统计大家的所在地了。我记得大概是2月4日月活就突破了1亿,2月19日突破了2亿。

整体来看,在疫情期间,金山文档具有统计功能的电子表单需求是最开始激增的。到了2月3日复工以后,在线会议和在线编辑功能的需求也在激增。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线编辑日活大概增长了6倍,表单大概增长了27倍。

我们内部看到的数据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根据阿拉丁指数平台(一个小程序互联网洞察平台)的数据,二三月高峰期,我们曾经冲到总榜单第一名,到4月9日,我们还保持在总榜的前十名。

《中国经营报》:从增长曲线来看,后疫情时代金山文档会呈现怎样的增长特点?

章庆元:随着复工复产的持续推动,有些场景的应用已经慢慢变少。现在疫情在中国控制得非常好,比如原来社区用金山文档来统计体温数据,甚至有些社区会用金山文档来统计买菜数据,这类需求已经在缓慢变少,这部分用户也在缓慢变少。

但很多办公相关的协作,用户会留下来。这次疫情期间,大家充分体验到了远程协作的便利性,所以很多人会继续用金山文档做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比如很多电商用户,会用金山文档去管理库存、管理商品、管理发货记录等。

最重要的是,这次疫情对我们所有的用户都教育了一下,让用户都体验到了在线办公、协作办公与传统办公相比的便利性,比如多人协作、远程办公等方面效率更高。我相信相当大一部分用户会留下来,会在日常工作中真正使用云办公。

《中国经营报》:疫情期间,大家其实更关注阿里钉钉、企业微信、华为Welink、字节跳动飞书等大型平台,金山文档等应用大家也关注,但相对要少一些。你认为,在后续发展中,不同类型的应用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章庆元:平台型公司很多时候是在做自己的平台,像阿里钉钉、企业微信都有应用商店,它们从最基础的沟通、最基础的应用出发去做大自己的平台。WPS包括整个金山办公,我们的定位还是一个文档处理的应用公司,我们会聚焦文档处理、文档协作等应用开发。这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一家公司不可能把所有功能都做好。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定位,在文档处理、文档协作等方面做到最好。

我们跟各大平台也都有合作。在阿里钉钉5.0中,钉钉里面发的Office文件,处理、打开、编辑都是我们提供的。华为Welink我们也有合作,企业微信也在谈。比如金山文档,最多的用户量就是在微信上,微信也是个平台,我们称之为操作系统,金山文档有个小程序就跑在微信上。当然,我们也可以跑在阿里钉钉、华为Welink这些平台上。

功能不集中,但可以互通

《中国经营报》:我感觉你还是倾向于远程办公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期需求。如果是长期趋势,在现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做哪些完善?

章庆元:我之前看到过一份报告,讲到在美国远程办公很普遍。在中国,过去大家对远程办公、对不在一起办公的接受度还是比较低的。这次来看,我觉得对远程办公的接受度开始提高。从我们内部来看,在复工初期,员工没回来,开始远程办公,我们觉得工作效率也还好。我们认为,未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会越来越多地接受远程办公。

这次确实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因为疫情完全是“黑天鹅事件”,所以很多地方我们做得还是不够完善,后续在远程协作上,我们会把产品的更多功能补齐。比如会议功能就需要改进,我们现在只有语音没有视频,也不能互发文字,不能桌面共享,而这些都是用户需要的,我们会把这些功能补齐。云办公肯定是中长期的大趋势。

《中国经营报》:不过,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功能加得越来越多的话,会不会显得越来越笨重?现在,在一些远程办公平台上,我们已经发现常用、高频功能其实很少。

章庆元:我们会把一些功能拆掉,比如日历,我们就有一个微信小程序叫作金山日历,就是一个支持多人协作的日历。比如,我可以把我的日历共享给总裁室的所有成员,他们如果要约我开会,就看看我的日历,如果没有时间安排,就向我发起一个另外时间的会议邀请。

我们不会把所有功能都做到一个软件里面去。我们本身是应用提供商,我们不会在一个应用里面提供太多功能。WPS是专门做Office文档处理的,日历会有金山日历,文档会有金山文档,我们会把它们拆开。我们还有一个叫“to do”的小程序,里面有很多在线协作、远程办公的小工具。

《中国经营报》:当前,金山办公主要在运营WPS,金山文档和WPS是什么关系?

章庆元:这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我们对比美国的情况,可能就比较好理解。美国有微软,微软有微软Office,美国还有谷歌,谷歌有Google Docs。而金山办公这两个不同的产品都有,我们既有Office客户端,就是WPS,也有在线协作办公,即金山文档。两个产品用户量都很大,WPS客户端的全球用户量已经有4亿多,金山文档也有2亿多。简单来说,WPS对应微软Office,金山文档则对应Google Docs。一个是本地化文档编辑工具,一个是在线办公、协作办公工具。

Google Docs和微软Office不互通,微软的Office文件要导入Google Docs,可能会丢失很多数据,Google Docs如果用微软Office去编辑的话,也很麻烦。而金山办公把两个都做了。在办公室还是客户端最好用,可以用WPS来编辑;如果在家或者在差旅途中要处理文档,就可以用金山文档,并且数据是完全互通的。我们底层存储就是同一套东西,所以可以无缝打通。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近期不会启动金山文档商业化

《中国经营报》:金山办公围绕WPS已有软件使用授权、办公服务订阅、互联网广告三个途径的营收,金山文档虽然用户量很大,但并未启动商业变现。一方面,我想了解你们如何找到当前这些变现方式?另一方面,我想了解金山文档何时会启动商业变现?

章庆元:WPS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软件产品,天生具有卖使用授权的属性,卖给个人也好、企业也好、政府也好,还是会有人买的,这是最传统的软件商业模式。

到2000年的时候,WPS国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微软Office用户规模更大,我们就发现单纯的软件授权模式竞争力差一些。同时,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互联网软件模式已经兴起,比如杀毒软件开始免费了,我们觉得这种模式对市场占有率会有更大帮助,就开始尝试PC互联网的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是广告模式,我们就开始走广告的商业模式。

做了广告以后,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广告会涉及到用户体验问题。而金山办公本身是一个用户体验至上的公司,我们觉得天天因为广告被用户吐槽不行,就在想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些方法,比如说基本功能不收费,但有些功能可以收费,而用户也是愿意付费的。我们第一个尝试是稻壳儿,就是卖文档模板,这些模板都是第三方作者提供的。我们发现虽然软件不付费,但很多用户觉得模板能帮上忙,愿意为模板付两三块钱,我们逐渐就找到了办公服务订阅的模式。

到今天,事实上办公服务订阅是我们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其实,在WPS客户端上,我们正在刻意弱化互联网广告,我们希望将广告慢慢地减少,将办公服务订阅和软件授权做多。

对于金山文档来说,到今天虽然这么多用户,但我们短期内肯定不会启动商业化,我们还是会免费提供给用户去使用。哪怕将来要商业化,我们也不可能说不交费就不能用。在公司内部,我们有一个原则,就是基本功能我们是永远不会收费的。未来金山文档肯定也会引入增值服务,也会开始卖一些模板,这方面不收费的话,作者是不会长期有动力提供这些模板的。我们会慢慢开始做一些增值服务订阅。

《中国经营报》:在文档这个领域,国内不仅仅有金山文档,还有腾讯文档、石墨文档等,金山文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章庆元:每个公司的产品都会有自己的定位。金山文档最核心的优势,就是我们过去30年积累的文档处理能力。

举一个目前其他产品都做不到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金山文档可以跟WPS无缝地切换。我们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存储在金山文档中的信息实际上也是Office文件。不像别人家的信息是存在数据库里面,用户哪天不用了,想导走都不行。比如我在上班时用WPS,下班时用金山文档,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金山文档是做得最好的。其他产品基本上都是封闭的,都是自有一个格式,自有一个数据库,所以假如用户今天用A文档,明天想换成B文档,上面的既有数据是切换不过去的,但金山文档和WPS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工具和服务提供商,不应该限制用户。

深度 中国软件公司更有竞争力

如果比体量、比营收、比市值,国内大多数软件公司都无法与美国的微软、谷歌、Oracle以及欧洲的SAP这些软件巨头相比。当前,在营收上,几家海外巨头中收入最多的是谷歌,2019财年超过1600亿美元,最少的SAP也接近300亿美元;在市值上,最高的微软达到1.36万亿美元,最低的SAP也有1500亿美元。而中国上规模的软件企业年营收普遍在数百亿元,市值千亿的只是少数。

按照章庆元的分析,这主要还是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造成的。以WPS和金山文档为例,如果能像微软Office那样一套软件卖一两千元,即便是租用一年也收几百元的话,营收规模一下子就起来了。但国内市场环境是,期待通过软件授权实现规模变现的商业模式行不通,国内也有人愿意为软件付费,但毕竟是少数,更多人习惯于免费软件。记者曾经跟多家国内软件公司的创始人交流过这个问题,有的公司在创业阶段做的软件也非常好,甚至被称为“中国的微软”,但是后来都发现卖软件的变现形式在中国行不通,毕竟在非常早的时候,中国消费者已习惯十元钱买一张软件光盘。所以过去一二十年,中国软件行业才会涌现出“免费软件+互联网广告”“基本功能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等各种商业实践。

软件增值在中国市场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有软件捆绑硬件、软硬件一体化的方式,也有“软件+信息化服务”的方式,更有章庆元提到的基本功能免费、增值功能付费等模式。

还有人说,如果以玩游戏类比,中国的软件公司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地狱模式”,也就是处于最困难的环境中,能活下来并打开一片天地的都是个中好手。章庆元也认为,市场环境导致中国软件公司普遍具有更强的求生欲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软件公司怎样才能在规模等方面赶上海外巨头呢?章庆元分析,如果跟微软、谷歌等巨头相比,最主要的还是中国软件公司应该“出海”,毕竟全世界是一个更大的范围,如果能够成功“出海”,以中国软件公司的竞争力,以及中国软件公司的产品迭代速度,假以时日在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逐渐赶上海外巨头的时候,中国软件公司一定能变得更强大。

老板秘籍

1。金山文档和WPS是什么关系?

这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一件事。我们对比美国的情况,可能就比较好理解。美国有微软,微软有微软Office,美国还有谷歌,谷歌有Google Docs。而金山办公这两个不同的产品都有,我们既有Office客户端,就是WPS,也有在线协作办公,即金山文档。两个产品用户量都很大,WPS客户端的全球用户量已经有4亿多,金山文档也有2亿多。简单来说,WPS对应微软Office,金山文档则对应Google Docs。一个是本地化文档编辑工具,一个是在线办公、协作办公工具。

Google Docs和微软Office不互通,微软的Office文件要导入Google Docs,可能会丢失很多数据,Google Docs如果用微软Office去编辑的话,也很麻烦。而金山办公把两个都做了。在办公室还是客户端最好用,可以用WPS来编辑;如果在家或者在差旅途中要处理文档,就可以用金山文档,并且数据是完全互通的。我们底层存储就是同一套东西,所以可以无缝打通。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2。在文档这个细分领域,金山文档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每个公司的产品都会有自己的定位。金山文档最核心的优势,就是我们过去30年积累的文档处理能力。

举一个目前其他产品都做不到的例子,就是我们的金山文档可以跟WPS无缝地切换。我们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存储在金山文档中的信息实际上也是Office文件。不像别人家的信息是存在数据库里面,用户哪天不用了,想导走都不行。比如我在上班时用WPS,下班时用金山文档,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目前金山文档是做得最好的。其他产品基本上都是封闭的,都是自有一个格式,自有一个数据库,所以假如用户今天用A文档,明天想换成B文档,上面的既有数据是切换不过去的,但金山文档和WPS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工具和服务提供商,不应该限制用户。

简历

章庆元,199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2000年2月加入金山办公。多年以来从程序员一路晋升到核心技术骨干,是WPS办公软件第六代研发程序员的领军人物。从2009年开始担任金山办公副总裁兼CTO,全面负责WPS的产品研发以及运营。2020年3月出任金山办公CE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