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探風波中的鄭州比克:部分減產,公司稱“風險可控”)

實探風波中的鄭州比克:部分減產,公司稱“風險可控”

2019年11月上旬,秋冬之交氣溫驟降,比克動力電池的供應商們也似乎感受到“季節交換”帶來的寒意。

11月7日,容百科技一紙公告,爆出比克動力的2億元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兌付匯票,將比克動力的資金問題推至臺前,隨後幾天時間裏,當升科技、杭可科技、新宙邦等三家上市公司相繼公告,來自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存在無法回收的風險。上述四家上市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總金額達約7.3億元。

比克動力一時間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近日,新京報記者來到位於鄭州的比克電池廠區,發現目前鄭州比克並未發生停工停產現象,但工廠開工率不足,出現人員流失現象。有員工對記者稱“幾乎每週都在走人”,還有員工稱遲發工資。

“鄭州工廠沒有停產,整體開工率在50%以上。”比克動力方面對新京報記者回複稱,目前公司相關債務風險可控。

實探鄭州比克工廠:

還在生產,但開工率只50%?

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比克”)位於河南中牟縣汽車產業園比克大道上,距離鄭州東站只有不到1小時車程。

公開資料顯示,鄭州比克是深圳市比克動力有限公司(簡稱:“比克動力”)的全資子公司,於2013年正式入園區,是河南省省級重點項目。當地居民介紹說,當初爲迎接鄭州比克,政府曾花了大工夫,這條比克大道就是爲迎接其入駐而修建。

11月15日,新京報記者來到鄭州比克正門附近發現,即便已經發展6年,比克工廠周圍依然顯得冷清:道路上幾無行人,也看不到多少來往車輛,即使到了中午下班時間(12點左右),路上也僅停靠着幾輛小喫車。這時,少量員工會走出工廠喫飯,下午1點鐘之後,員工陸續上班,街上又恢復了“空無一人”的景象。

據小喫攤主介紹,鄭州比克原本員工較多,中午出來喫飯的人也多,但今年年初開始,人員就比以前少了一些,國慶節前後人更少。

11月16日,新京報記者進入廠區內部發現,工廠仍在照常運轉中,員工即使是週六仍然在上班,但鮮有貨運車輛進出。一位身着廠服的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往年國慶節從來沒有放過完整的7天長假,一般只有1-3天,今年是放的時間最長的一次,原因就是廠裏沒活了。”據稱,普工收入是按計件來(覈算)的,現在廠裏輪番放假,很多工人上一個月班只能拿2000多塊錢。

工廠的產能也大幅削減。工廠員工張燁(化名)告訴記者,目前工廠的產能已經停掉一半。

他介紹說,鄭州工廠分爲圓柱製造一部、圓柱製造二部、圓柱製造三部。其中圓柱製造一部大約是8月底全面停產,圓柱製造二部是7月開始停產一半,圓柱製造三部在2019年只有少量訂單。圓柱製造三部的“21700電池產線”僅有少量訂單,全年斷斷續續進行小批量實驗性排產,三部的“18650(電池)產線”已經全面停產。

“鄭州工廠沒有停產,整體開工率在50%以上。”11月17日上午,鄭州比克母公司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給新京報記者的回覆中表示。

回覆稱,鄭州比克電池廠生產的產品覆蓋:圓柱電池、聚合物電池、Pack動力電池組等。廠區內有6棟廠房,其中有兩個電芯生產車間,一個模組Pack車間,一個化成檢測無人車間,目前都在正常運營中。除此之外的兩個廠房,一個是2019年上半年新建成的21700電芯生產車間,目前正在做產品樣品的調整和測試以及送樣工作,以對接動力電池領域的高端客戶;另一個廠房是2014年建成投產的電池生產線,今年上半年開始對老舊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比克認爲目前行業整體開工率有所降低主要是因爲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今年7月之後有所下滑引起的。”比克方面回覆稱。

有員工稱“每週都有人走”

比克方面:正常人員優化和流動

“自7、8月份開始,離職的人突然感覺多起來。”張燁給記者出示的,由鄭州比克後勤科發佈的安惠園宿舍整合通知顯示,7月23日至8月11日,鄭州比克對員工宿舍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整合騰空,目的是節省租金。張燁認爲,“走的人多了,原先宿舍住不滿,公司爲了省錢,所以退租了。”

據瞭解,牟風·安惠園是當地建設的公租房項目,但只面向企業出租,距離鄭州比克工廠3公里左右,當地汽車產業園的員工宿舍大多被集中安排在那兒。鄭州比克同樣也在小區內租下了幾棟樓的部分樓層。

“公司的基層管理人員集中在一號樓,職員在八號樓。中高層人員在個別樓的個別樓層。”鄭州比克另一位員工黃鑫(化名)說,今年7月份,公司對一號樓和八號樓進行了集中清理,不滿員的宿舍被合併在一起,然後空出了一大批宿舍,公司也就不租了。

“幾乎每週都在走人,離職的原因有很多,基層人員主要經常放假休息,導致工資大打折扣,收入下降是辭職的主要原因。”黃鑫稱,因爲沒有活幹,很多人工資從5000(塊)一下子下滑到2000(塊),只好選擇離開。

張燁告訴記者,他是2013年大學畢業後進廠的,當初和他一起進廠的大部分人現在已走得七七八八。從比克跳槽後,他的同事們多數拿到了更高的薪水,而他在進廠6年後,拿到手的只不到5000元。

張燁稱,公司已經有拖延繳納住房公積金的現象發生,且工資經常遲發。“往年公司一般會招100名左右應屆大學生,但今年新招進來的大學生只有十幾個人。”張燁稱。

比克方面之前給記者的書面回覆中提到,基於現在的行業環境,出於正常的生產週期調整,和設備升級及生產結構優化,工人的排班有所調整,由於一線員工採取計件/計時的方式計薪,排班調整後,有一些員工離職,屬於正常的人員優化和流動。

鄭州比克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原本3000人的工廠只剩下1000多人。”對此,比克動力方面11月17日晚間回覆稱,不屬實。

當地供應商:曾拖欠貨款一年多

無論是當地員工口中的遲發工資,還是和上市公司的拖欠應收賬款,都暴露出比克動力的現金流問題。新京報記者通過公開資料瞭解到,比克動力的資金鍊問題自去年就已顯現。

根據裁判文書網今年10月發佈的一審民事判決書,供貨商鄭州富慶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鄭州富慶”)因爲一筆55萬元的貨款將鄭州比克告上法庭。根據裁判文書網信息,截至2018年3月,鄭州比克共欠鄭州富慶貨款85.86萬元。經過多次催要,鄭州比克僅支付了30.86萬元,剩餘部分則使用商業承兌匯票支付。但到匯票到期日,鄭州比克賬戶上並沒有餘款可付。判決書顯示,法院判決被告鄭州比克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鄭州富慶貨款55萬元及利息。

除鄭州富慶,另一家鄭州瑞輝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稱:“瑞輝機電”)也因商業承兌匯票無法兌現問題與鄭州比克起了糾紛。

瑞輝機電負責人楊先生向新京報記者介紹,2017年開始,他向鄭州比克供應機電設備,對方同樣是用商業承兌匯票支付貨款。當到期後,他發現自己手中的承兌匯票無法兌付。同樣是多次找到鄭州比克公司協商未果情況下,最後只得訴諸法律,直到2019年8月,楊先生才最終拿到這筆貨款,前後拖了有一年多。

楊先生還稱,據其瞭解,鄭州比克還欠其他供應商錢,多數與商業承兌匯票無法兌現有關。不過,他目前已不再和鄭州比克有業務來往,因此關於其他供應商的具體細節也不是很清楚。

比克爆雷始末

衆泰、華泰欠款殃及比克動力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比克動力以1.66GWh的裝機量位居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第五位。而據多位行業專家介紹,比克曾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並列爲鋰電池行業的四大巨頭,技術實力並不成問題。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比克動力現在的危局?行業專家、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認爲,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上游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不景氣,另一個則是比克自身存在戰略失誤。

2018年以前,比克也曾有過自己的黃金時期,在國內動力電池頭部企業中,比克電池2017年裝機量增速處於領先地位,超過了同期的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大佬企業。然而,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影響,一度漲勢飛快的比克也受到影響。

中汽協發佈的10月份汽車產銷數據顯示,繼2019年補貼退坡後7-9月迎來3連跌,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再遇大幅下滑,僅售7.5萬輛,同比下降達45.6%,10月也成爲今年銷量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個月。

這其中,衆泰汽車受傷頗深。今年前三季度,衆泰汽車銷量爲13.5萬輛,同比大幅下降32.4%,淨利潤虧損7.6億元。據媒體報道,自2014年起,比克動力開始爲衆泰汽車提供車用鋰電池,是衆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主要供貨商。

比克方面給新京報記者的回覆函顯示,關於應收賬款,目前比克動力與衆泰之間共涉及兩起訴訟,訴訟金額分別爲4100萬元與6.15億元,總訴訟金額超過6.5億元,目前相關訴訟在審理進程中。

爲了實現債權,比克還對“衆泰股份”的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提起了代位權訴訟。永康市人民法院於2019年11月對鐵牛集團持有的衆泰股份6410萬股進行了查封。比克這筆債權由多方提供擔保,擔保人爲:衆泰新能源、永康衆泰、衆泰股份、衆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金浙勇。

回覆還稱,關於華泰汽車約3億元應收賬款,比克已經取得山東省高院的一審勝訴判決,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將對比克欠款承擔連帶還款責任,目前案件在最高院進行二審。此外,比克凍結了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銀行、曙光股份兩家上市公司股權及其分紅。

2017年3月,長信科技曾公告稱,計劃以67.5億元收購比克動力75%的股權,收購後長信科技將擁有比克動力84%的股權。不過,5個月後,長信科技宣佈終止此項併購計劃。2018年2月,比克動力的第四大股東中利集團宣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深圳比克電池、西藏浩澤商貿有限公司等交易對方收購所持有的比克動力股權,交易作價100億元。不過這一計劃在2019年1月同樣被終止。

墨柯認爲,比克此前的戰略是希望被資本市場收購,爲了把業績做好看,只能冒險接一些質地相對不那麼好的訂單,因此一定要擴產。但比克自身資金有限,如果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比克自然就會爆雷。

比克稱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四家上市公司提示風險

隨着債務危機的持續,11月12日晚,比克動力通過官方微信公號發表聲明致歉,並稱比克債權已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也在積極制定付款解決方案。

在此之前,容百科技、當升科技、新宙邦、杭可科技也紛紛發佈風險提示,“躺槍”比克動力。其中,容百科技公告稱,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合計20766.71萬元,其中逾期賬款及已到期未兌付匯票合計20640.43萬元,存在無法回收的風險。當升科技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餘額合計約3.79億元,新宙邦約3814.47萬元,杭可科技約1.06億元。

這些債務最終如何解決?比克動力在上述聲明中表示,“未能如約付清供應商貨款主要是因爲公司目前面臨着一定的現金流壓力,其中主要受衆泰汽車及華泰汽車未付貨款影響,並因此波及上游廠商。目前比克正與兩家公司積極磋商,並藉助法律手段對涉及的債權進行了充分保障。”

比克動力方面稱,基於以上多方擔保和保障措施,目前公司相關債務風險可控,可以預期上述貨款全部或大部分得以收回,一旦回款,公司會向供應商實施兌付。

“除了積極協調推動整車廠商回款,我們也和股東、相關政府方、債務人保持了積極溝通,共同制定付款解決方案和經營性資金補充方案。”聲明中表示,當前,公司正積極優化業務及客戶結構,拓展小動力和儲能業務領域,業務發展、技術研發、降本增效等工作正持續穩定推進,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儘管比克方面稱公司相關債務風險可控,但在相關上市公司眼裏,比克當前的危機還遠未到解決的時候。就在11月15日,容百科技發佈公告,公司擬對比克動力2.02億元應收賬款補充計提5678.35萬元壞賬準備,補充計提後的計提比例爲35%。

11月15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衆泰汽車品牌總監徐洪飛處瞭解到,由浙商銀行牽頭,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以及永康農商銀行向衆泰汽車發放的30億元紓困資金現已到賬。衆泰方面曾口頭承諾,該筆款項中的部分資金將用於解決供應商欠款問題。

比克動力方面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得知消息,並已經派出相關人員上門找衆泰協商。

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碩 記者 李雲琦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楊許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