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會主論壇緊隨開幕式之後召開,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醫院規劃建設與後勤保障分會李月東會長主持,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處長姚德明、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從行業監督、醫療政策、經濟環境、質量管理等方面闡述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路。出席次會議的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處長姚德明、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從行業監督、醫療政策、經濟環境、質量管理等方面闡述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路。

  原標題:民營醫院未來大有可爲 健康產業需強改革重創新

記者:楊仕省 崔笑天 

11月16日,2019中國民營醫院發展年會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隆重召開。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的主題定爲“迎改革、強內涵、提質量、促發展”。今年的會議,除主旨論壇外,還舉行多場主題鮮明、內容實用的專業分論壇。

出席次會議的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處長姚德明、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從行業監督、醫療政策、經濟環境、質量管理等方面闡述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路。

薛海寧重點介紹當前醫改任務和社會辦醫發展的一些政策。“我們現在建立了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包括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醫保、補充保險、慈善救助等等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保障體系,尤其是基本醫保方面,政府的補助水平、籌資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醫保住院費率報銷比例提高。藥品供應保障方面,最近這兩年推進了藥品的基本藥物制度,推進仿製藥的一次性評價,加強短缺藥品的供應保障等等,推介了藥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報銷、監管全流程的改革。 ”

姚德明希望社會辦醫在解決人民羣衆醫療服務需求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有更大的責任擔當,也希望社會辦醫能在健康中國建設的征程中能夠做出應有的貢獻。張毓輝強調,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中,社會辦醫大有可爲。“我們國家設定很多的目標,怎麼來實現?離不開我們細分產業的發展,而第一個就是醫療健康產業,細分產業要實現8萬億的規模,離不開社會辦醫的發展。”

此次大會開幕式由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管理分會會長趙淳主持,來自全國各地約四千名代表參加此次論壇。《華夏時報》作爲本次大會的戰略合作媒體,對大會的傳播報道提供了大力支持。

夾縫求生之路

大會主論壇緊隨開幕式之後召開,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醫院規劃建設與後勤保障分會李月東會長主持,國家衛健委體制改革司副司長薛海寧、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醫療機構處處長姚德明、國家衛健委衛生髮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毓輝分別進行了主題發言,從行業監督、醫療政策、經濟環境、質量管理等方面闡述民營醫院的發展之路。

薛海寧的演講很精彩。

薛海寧說:“醫改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鏈條長,利益主體衆多,而且醫療服務是一個剛性的需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需求,都不一樣,而且從世界各國來看,也沒有一個通用的普遍的成功模式,所以是世界性難題。”

對中國來講,在醫療資源稀缺的情況下,要保障人們的健康是很困難的。,所以這個醫改更是難上加難。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羣衆的健康需求也在逐漸增加,從過去的看得上病看得起病逐步轉變爲看得好病,要看病更舒心、更便捷、更高效,而且健康管理要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得了病要及時有保障,可見需求在不斷地提高。同時看到衛生資源還是不足,總量不足、結構也不是十分合理。

會上,張毓輝做了名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與社會辦醫的發展”的主題發言,闡述了健康產業及社會辦醫院的發展之路。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和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衛生領域表現也非常的突出。由此,造成了看病難、看病貴的一些問題。

基於此,中國從2009年開始啓動了新一輪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而今醫療衛生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在統籌推進五項制度的建設。就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來說,涉及到整個醫療服務體系重要的變革,圍繞着分級診療,推進多種形勢醫聯體的建設,特別是建設緊密性的醫聯體,縣鄉村不同層次醫療之間,推進家庭醫生診療服務模式,通過這些形式建立基層首診,上下聯動的有效格局,初步建立了這樣一個制度。

“一個行業是知識密集型的,一般不會是勞動密集型的,是勞動密集型的就不是一個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但恰恰醫療健康產業三者兼具,其既是知識密集型的,也是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其在國民經濟中的行業地位和作用非常的獨特。”張毓輝如是闡述,醫療行業更是拉動內需的有效途徑,不管是通過擴大健康的內需,還是通過保障健康內需,使得老百姓能夠把錢拿出來用於其他的消費,這對整個國民經濟都是很重要的。

民營醫院未來可期

十年慢慢醫改路,成效非常明顯。

接下來,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重要的歷史交匯期。在這樣一個承上啓下的銜接期,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衛生健康領域觀念在轉型,從過去的以治病爲中心轉向以健康爲中心,整個的服務理念相應發生改變。現在出臺了很多的文件,制度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但是怎麼落實到位,怎麼落實好最後一公里,需要我們壓實責任,把改革真正地落細,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重要任務。

當然,現在的民營醫院也面臨着一些新的挑戰。在轉向注重質量、注重效率中,民營醫院怎樣適應這種發展,適應新形勢的需求,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提高規範化的水平,提高質量,這是非常重要的命題,裏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再有就是政策怎樣落地實施,做好最後一公里,使政策真正轉化爲民營醫院發展的紅利,轉化爲老百姓看得見摸得着的一些實惠,在這方面也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換言之,“未來,民營醫院有所作爲、有所擔當,唯改革者勝,唯創新者強,爲擔當者進。”薛海寧說。

同樣,張毓輝的精彩演講,令參會嘉賓印象深刻。

“發展健康產業,國家設定很多的目標,怎麼來實現?離不開細分產業的發展。第一個就是醫療健康產業。”張毓輝表示。從國家政策來看,明確提出到2030年整個健康服務業規模達到8個億,服務業對社會辦醫結合更緊密,社會辦醫是服務業裏面的核心主體內容。

爲什麼對健康產業的重視程度這麼高?這裏有很多背景性的因素。其原因在於,現在的健康服務業,一邊連着民生,一頭連着經濟發展。現在,發展健康產業很重要的是,我們怎樣更好的保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健康是美好生活需要裏最核心的內容,也是重要的基礎,沒有健康其他的任何需要沒有載體。

那麼,現在健康產業到底發展得怎麼樣?官方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整個健康產業規模達到6.3萬億,比2017年增長12.4%,佔GDP比重是7.08%。不過,張毓輝也直言:“這個產業跟人的健康密切相關,監管一定是從嚴謹慎的,如果沒有很好的標準,導致行業混亂,大家都去灰色地帶發展。除了政府以外,行業協會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制定行業標準、服務標準、技術標準、人員資質的標準等,從而規範整個健康產業的賽道,讓大家放心的快速的發展。”

“如果去對照,到2020年文件提出的目標是8萬億,根據2018年的產業規模去看8萬億的目標,要求整個健康產業的增速要超過12%,算下來的話是12.2%,這就是我們講的要實現目標。”張毓輝說,而要去推動8萬億目標的實現,預示着這個行業還會保持比較快的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