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种植园主到美国首任总统,他就是华盛顿。在英军最后一次试图分离殖民地的战役中,华盛顿没有率领军队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位于纽约的西点军事基地。

从种植园主到美国首任总统,他就是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1732—1799)

华盛顿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他的母亲天赋聪明、美丽大方,具有刚强坚毅的秉性,办事果断、理财有方。这给华盛顿以良好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自信果敢、处世严谨的作风。然而,华盛顿的母亲由于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处世表现出过分的固执和刚愎自用,在对待华盛顿时缺乏温情和体贴,管束过严,有时甚至非常粗暴。正因为自幼缺乏母爱,使华盛顿变得郁郁寡欢,性格内向,他过早地就成熟了。

和母亲相比,父亲给予华盛顿的疼爱更多一些。他对华盛顿身兼严父慈母的角色,悉心关怀教养。在经营农庄和商务的百忙之中,他会尽量抽时间陪儿子到大自然中去享受乐趣,给华盛顿讲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教华盛顿读书、写字,在智力和道德上言传身教,熏陶感染。应该说,父亲是华盛顿最早的文化启蒙老师。

在华盛顿幼年时,有一次他的父亲将一把小斧头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当他在果园玩耍时,看见一株小樱桃树,就忽发奇想,要试试他的礼物是否锋利,于是举起小斧头向那棵树砍去。父亲回来后看见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樱桃树被人砍倒了,就暴跳如雷地问是谁干的。华盛顿很害怕,但他仍然十分诚实地回答说:“爸爸,我不能说谎!是我用斧子砍了樱桃树。”他向父亲说明了原委,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父亲激动地表示,华盛顿的诚实远远超过了樱桃树的价值。不幸的是,父亲的教育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在华盛顿11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了。

对于年幼的华盛顿来说,父亲的去世无异于晴天霹雳,使他悲痛欲绝。原本与母亲就格格不入的他,而今更加感到孤立无依。幸亏同父异母的兄长对他爱护备至,体贴入微,主动承担起了照料华盛顿的责任。

华盛顿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在13岁以前就已经把各类商业文件、法律文件、汇票、契约等的格式抄录成册。靠着早年的自学,他掌握了律师起草文件的技能,养成了商人们随时记账、毫厘不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他终生受用。在较短的学习期间,他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用心钻研并彻底掌握了当时最重要的学科:土地测量。他的几本田亩登记簿都细致地记录了测量过的田亩的边界和大量数据,并且绘制了图表。他的登记簿整洁又准确,仿佛整个工作同重要的土地交易有关,而不仅仅是学校的作业似的。他不管办什么事情都做得非常彻底且贯彻始终。他从来都不半途而废,也从来都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16岁时,华盛顿成为了一名土地测量员,开始独立谋生。21岁时,华盛顿进入当地民兵团,成为了一名少校副官。在22岁的时候,华盛顿无意间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导火线之一。当时,法国人在属于弗吉尼亚州领土的俄亥俄谷地建立了许多堡垒,法国人得到当地原住民的支持,试图阻止英国人继续向西扩张在美洲的殖民地,并阻挡殖民地内的英国军队。弗吉尼亚州的总督命令当时担任少校的华盛顿替他向法国指挥官递交了最后通牒书,要求法国人离开,但法国人拒绝撤离,因此,刚升迁为中校的华盛顿奉命率领弗吉尼亚第一军团,前往俄亥俄谷地攻击法国人。华盛顿率领军队伏击了一队由法裔加拿大人组成的侦察队,在短暂的战斗后,华盛顿的印地安人盟友杀害了法国军队的指挥官。接着华盛顿在那里建立了一座堡垒,但在数量更多的法军和其他印地安人部队的进攻下,这座堡垒很快便被攻陷,他也被迫投降。投降时,因为不懂法文,华盛顿签下了一份承认他“刺杀”法军指挥官的文书,而这份文书导致了国际间的事变,成为法国印地安人战争的起因之一。在同意一年之内不返回俄亥俄谷地后,华盛顿被释放。

一直以来,华盛顿都渴望加入英国军队,恰好当时英军发动远征,试图重新夺回俄亥俄谷地。于是,华盛顿成为英军的一员。不幸的是,远征行动在莫农加希拉河战役中遭受了灾难性的惨败。但相当不可思议的是,华盛顿的外衣被四发子弹击穿,但他却毫发无损,同时他冷静地在炮火中组织军队撤退,一时间华盛顿成了弗吉尼亚州的英雄人物。

后来,因为一直未获升迁,他辞去军职,搬到种植园过起了绅士阶层的农夫生活。然而,在经营农场、手工作坊的过程中,华盛顿饱尝了英国殖民当局的限制、盘剥之苦。

这期间,华盛顿被选为弗吉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当时,由于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政府关闭了波士顿港,而且废除了马萨诸塞州的立法和司法权力。在殖民地与英军开战后,华盛顿穿着军服出席了第二届大陆会议,表达他希望带领弗吉尼亚民兵参战的意愿。于是,华盛顿被推举为所有殖民地的总指挥官,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了。

战争一开始,华盛顿所率领的大陆军接连输掉了几次战役,但很快他就凭借自己杰出的指挥才能,重整旗鼓,领导部队跨越特拉华河,突袭了黑森雇佣军的兵营。紧接着又向康沃利斯率领的英军发动了突袭,这次奇袭振奋了支持独立的殖民地阵营的士气。

然而,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大陆军又遭受了失败,华盛顿和他的军队只得撤回环境恶劣的佛吉谷艰难地度过冬天。由于军队遭受了极大的损伤和恶劣的生活环境,所以士气特别低落。但华盛顿依然坚定地指挥军队,并持续向后方的殖民地大会要求更多补给,使军队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天,逐渐回复士气。不久,一名曾服役于普鲁士军参谋部的军官来到佛吉谷,自愿帮助华盛顿训练军队,以使他们能在战场上和英军较量。这次训练改进了战术和作战纪律,极大地增强了殖民地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殖民地军队得以摆脱乌合之众状态的分水岭。等训练告一段落时,华盛顿的军队已经焕然一新。

接着,华盛顿率领军队在蒙茅斯战役中攻击从费城前往纽约的英军,与英军打成平手,粉碎了英军分裂殖民地政府的企图。这场战役使大陆军情势逐渐好转,英军显然无法攻克整个新国家。就在这时,法国正式决定与美国结盟。

在英军最后一次试图分离殖民地的战役中,华盛顿没有率领军队直接攻击他们,而是前往位于纽约的西点军事基地。他命令五分之一的大陆军展开沙利文远征,对那些与英军结盟且常攻击美军前线堡垒的易洛魁联盟部落发动攻势,至少摧毁了40个易洛魁村庄,使这些印地安人被迫永远离开美国,迁徙至加拿大。不久,美军以及法国的陆军和海军一同包围了康沃利斯在约克敦的军队,华盛顿指挥美军和法军继续围城战斗,直到康沃利斯投降,他接过了康沃利斯的投降宝剑。约克敦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最后一场主要的战斗。不久,随着巴黎条约的签署,英国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可以说,在整个战争中,华盛顿的战术毫无特殊之处,既无开创性,也对军事历史毫无影响,而且他还打了不少败仗。但他仍被认为是战争英雄,因为正是由于他所主张的革命概念,美军能在战争中存活并持续战斗,才使得美国得以维持独立。华盛顿一直避开与英军直接冲突,避免了美军决定性的战败或投降。他相当了解美军的弱点,限制他们进行过于冒险的行动,并利用他勇敢的人格激励军队,使他们能撑过漫长而艰难的战争。

战争结束后,51岁的华盛顿毅然辞去了军职。他的辞职给这个新生的国家,也给世界树立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先例。让人主动放弃权力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一个能随其心愿担任任何职务的人而言,这就更令人称奇。辞职后,华盛顿过着平静的半退隐生活,然而,人们仍对他顶礼膜拜,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华盛顿作为制宪会议必不可少的人物参加了会议,并成为会议主席。在会议上,华盛顿竭尽全力用自已的威望和影响力为代表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创造气氛,起到了平衡和协调的作用。最终所有代表都同意将行政权力赋予一人——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制宪会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华盛顿经过选举团投票无异议地当选总统,而他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异议投票当选的总统。尽管华盛顿相当不情愿,但四年后,他还是被推选为第二任总统。不过他坚决拒绝了担任第三任总统,因此写下了美国总统绝不超过两届任期的不成文惯例。

华盛顿为未来的美国树立了许多的先例,他选择和平地让出总统职位给约翰·亚当斯,而这个总统不超过两任的先例被看做是华盛顿对美国最重要的影响。他被许多人称为“美国的国父”,并被视为美国的创立者中最重要的一位,同时他在全世界树立了典型的仁慈建国者的形象。尽管华盛顿去世时获得了当时最高的军阶三星陆军中将,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将军获得了和他一样甚至更高的位阶,这看起来就像华盛顿的功绩不如他们一般。直到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追封华盛顿为六星上将,并正式宣布这是美国最高的位阶,超过以往和未来的所有将军。

和华盛顿有关的纪念物

为了纪念华盛顿,美国有许多和他有关的纪念物。一直以来,华盛顿的肖像通常被作为美国的国际象征性标志之一,最普遍的就是1美元的纸钞和25美分的硬币上有他的肖像。同时,华盛顿、罗斯福、杰斐逊、林肯四位总统的头像还一起被雕刻在拉什莫尔山的巨大石壁上,成为美国最知名的雕像群之一。美国的首都以华盛顿命名,同时华盛顿纪念碑也是华盛顿特区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此外,用华盛顿捐赠的资金建立的大学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大学。紧邻太平洋的华盛顿州是美国唯一一个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州。美国海军历年来的军舰中有三艘以华盛顿命名。连接新泽西州和纽约市的桥梁也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大桥。一种棕榈科属的树木,学名也被取为华盛顿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