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標題:數據中心板塊迎兩大“升溫”催化劑 “高成長”和“確定性”是兩大投資主線-證券日報網)。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需求端受益於5G+AICDE等新興技術驅動的流量持續爆發,供給端卻受限於一線城市選址和能耗指標等資源的稀缺。

(原標題:數據中心板塊迎兩大“升溫”催化劑 “高成長”和“確定性”是兩大投資主線-證券日報網)

近日,數據中心板塊迎來雙重催化劑。首先,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正式被官方納入“新基建”範疇。其次,阿里雲日前宣佈,未來3年再投2000億元,用於雲操系統、服務器、芯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麪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中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決策層近期多次提及“新基建”,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包括5G網絡、數據中心等七大領域的“新基建”進度。IDC(互聯網數據中心)產業需求端受益於5G+AICDE等新興技術驅動的流量持續爆發,供給端卻受限於一線城市選址和能耗指標等資源的稀缺。此次政策加碼,有望推動IDC產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建議加大配置擁有一線核心資源的IDC服務商及上游核心設備商。

5G技術不斷推進,數據中心加快建設,對相關板塊會產生什麼影響?金百臨諮詢首席分析師秦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3G走向4G,如今又迎來5G,通訊技術的迭代帶來了巨大流量。爲了儲存這些呈現幾何級數的流量,需要不斷拓展數據中心。因此,數字經濟時代的流量相當於傳統經濟領域的‘石油’,是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數據中心如同傳統經濟時代的‘油庫’,其重要性及未來的成長前景較爲樂觀。而且,隨着5G的來臨,流量與數據中心的成長趨勢更爲樂觀與確定。因此,相關公司的業績與成長性值得期待。”

“隨着5G的發展,新的技術、新的科技都離不開數據中心的建設,這對A股市場相關標的形成利好。”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認爲,“投資這類科技股,重點是看公司有沒有技術實力,將來能否在建設進程中取得成功,要選擇行業龍頭進行配置。”

數據中心板塊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表現出色。《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後發現,截至4月24日,已有13家相關概念公司披露2020年一季報業績,有5家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先進數通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暴增14656.43%。另外4家公司分別是奧飛數據(350.61%)、黑牡丹(291.63%)、寶信軟件(45.86%)和光環新網(13.17%)。

在多重因素的共振下,數據中心板塊近期股價表現也較爲活躍,有30只概念股本週股價實現上漲,佔比近六成。其中,寧波建工、省廣集團、鵬博士、廣東榕泰、真視通、數據港等個股本週累計漲幅均超過10%。

良好的市場表現離不開大單資金的關注,本週共有10只概念股受到大單資金的追捧,合計吸金1.62億元。其中,任子行、浙數文化、南興股份、銀信科技、*ST松江5只概念股期間均被超過1000萬元的大單資金佈局。此外,朗源股份、亞聯發展、夢網集團、冰輪環境、優刻得等個股也受到大單資金的青睞。

招商證券建議,沿着“高成長”與“確定性”兩大主線,挖掘數據中心板塊的後市投資機會。主線一:核心城市大規模佈局,議價能力和盈利能力強勁。疫情加速雲視頻等5G大流量應用發展,將率先拉動核心地段及周邊地段的IDC需求,利好核心地段卡位的IDC企業。主線二:深度綁定互聯網大客戶,分享5G時代流量紅利。阿里、今日頭條等頭部互聯網企業出於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傾向於與第三方IDC企業合作共建IDC,共建模式保障了第三方IDC企業的上架率和未來的持續成長,第三方IDC企業有望分享互聯網巨頭高速成長的紅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