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離岸央票首發成功。央行通過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招標發行了2018年第一期3個月期和第二期1年期央行票據, 中標利率分別爲3.79%、4.2%,發行規模均爲100億元人民幣。這是央行首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央票,也是2013年7月以後首次發行央票。

央行指出,此舉可“豐富境外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此前,香港金管局表示,“在香港發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旨在豐富香港高信用等級人民幣金融產品,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支持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央行到香港發行央票,也爲人民銀行管理離岸人民幣流動性,進而在必要時爲穩定流動性匯率提供了一種更直接的工具。

央行發行央票是回籠流動性。離岸市場人民幣“池子”裏面的“水”是有限的,而央行發行央票,再抽走一部分“水”的話,離岸人民幣“池子”的水量就會減少,利率就會相應走高。無論是從提高做空的財務成本,還是從提升人民幣的利差吸引力的角度來說,都有望對離岸人民幣匯率提供一定的支持。而隨着內地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內地和香港市場人民幣匯率聯動性增強,離岸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會對內地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初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迫近7元時上演凌厲反攻,在岸和離岸人民幣一度反彈了超過1000個基點。而這一輪反彈,就是以離岸人民幣率先反攻,在岸人民幣迅速跟進的形式演繹的。

隨着離岸央行試水成功,貨幣當局穩外匯的工具組合變得更加豐富。首先,6月份以來,有關部門負責人多次發聲,加強與市場溝通,引導市場預期;其次,上調了遠期售滙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暫停執行上海自貿區分賬覈算單元(簡稱FTU)的三個淨流出公式,強化了對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並加大對外匯領域違法違規行爲的懲處力度;再者,重啓逆週期因子,過濾非理性波動,發揮中間價對於市場匯率的“定海神針”的作用;另外,9月份外匯佔款出現較明顯下滑,暗示央行已適時加大了向市場供應外匯流動性的力度;最後,離岸央票等手段,給予了央行調節離岸人民幣流動性,發揮利率調節匯率的作用的渠道。

按照其他國家經驗和我國曆史經驗來看,穩定匯率的手段主要有預期管理、資本管制、價格引導、入市干預、利率調控等。目前看,這幾方面的舉措在陸續到位,有的已經在發揮作用。經過前期調整,人民幣匯率壓力已經有所釋放,與當前經濟基本面更加匹配,再考慮到貨幣當局適時適度的調控,人民幣匯率繼續大幅貶值的風險趨於收斂,未來仍有望在新興市場貨幣中保持相對穩定。

來源:中國證券報

微信:xhfyjrxxzx

微信關注:新華金融信息商品交易中心

更多精彩

www.xhfic.com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