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忧虑冬天的将至,所以他们不停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四季如夏的地方,然而我并不羡慕。"经典永不落败

电影《海上钢琴师》上映20余年,豆瓣9.2分,烂番茄92%好评,IMDb也有8.1分的高分。而在Top250榜单中,它位居第13位,参与评价的人数高达97万,其中超60万人给出五星。

它是当之无愧的影史经典之作。

电影《海上钢琴师》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文学剧本《1900:独白》,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

让人惊喜的是,时隔20年,4k修复版电影重映,我们终于有幸可以看大荧幕上到的《海上钢琴师》,而过了这么多年,它依然有着令人沉醉的魅力。

大荧幕的《海上钢琴师》

4k修复版电影海报——黄海设计

4k修复版电影海报——黄海设计

4k修复版电影海报——黄海设计

还未正式上映前,电影的海报就惊艳到我了。知名海报设计师"黄海"亲自设计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报。画面使用了船窗、大海、满月、纽约、礼帽等标志性元素,仿佛直接把我拉到了当初看电影的那个情景,很有意境和寓味。

在去电影院之前做好了会失望的准备,毕竟之前看的是加长版的169分钟,而在中国大陆的荧幕上只有125分钟,所以会担心有些情节没有呈现会不会影响观感。

可当我看完了大荧幕的《海上钢琴师》 ,之前的顾虑完全被打消了。虽然看过了之前的加长版,但是修复版的电影完全没让我觉得突兀或者情节上不完整,可能或有一些细节上的情节能使人物更加完整化的东西没有表达出来,比如说船长对1900的照顾等,但是看完电影的心情还和当初一样难过。

电影讲述就是 1900从出生到死亡的故事,当1900笑着和康恩告别,说着天堂的生活,最终殉船于海底,我是无比悲痛的但又格外理解。

1900和康恩解释不下船的原因,说,

"可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

我大概理解1900,他是无比骄傲又异常自卑的一个人,他生于斯长于斯,陆地的生活他一无所知,他看不见这个陆地的尽头,而船的空间是有限的,船上的琴键是有尽头的,陆地太大了,没有尽头,他不想上岸。

电影中的1900突然让我想看到了《士兵突击》中的"傻小子"许三多。可能两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差异很大,但他们都同样有着的赤子之心以及坚守着自己喜欢的东西。

在草原五班,一个"天高皇帝远",方圆二百里荒无人烟,一个被遗弃被抛弃的地方,做什么都没人看见。内务,早练,一个兵的基本要求。哪怕来到了没人看见,许三多仍然每天坚持,甚至把班长随口的一句话当成任务付出全力去做。

在旁人看来,这里的生活枯燥无聊,孤独寂寞,可许三多能坚守在这,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坚持着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他好像也只习惯于军营,当他第一次离家军营,走到街上,还带着在军中的那套仪式,在旁人眼中好像是个异类,对于军营外的生活,他也无所适从,连买票这样简单的事情自己也做不好。

许三多呀,就是为军营而生,离开了这里什么也做不好。

而有着纯真和骄傲灵魂的1900,他对未知的世界同样是慌张、不知所措的。他之所以不下船,是因为如果他走进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他会看不见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他会无所适从。

他的心灵属于大海,他只会弹奏在大海上的钢琴,就如他所说的"我已经与这个世界擦肩而过了"。他选择守着属于自己的 Virginian 号,在那个世界里,他与世无争。所以最后他选择与船同眠,以最决绝惨烈也最凄美壮丽的方式坚守了自我,与外面的世界进行了彻底地告别。

有的人习惯城市的喧闹繁华、灯红酒绿,可有的人耐得住寂寞,能够忍受孤独,甘于坚守。

许三多是这样,1900亦是如此。刺激的"斗琴"戏码

电影最著名的片段就是就是爵士之父来找1900斗琴的情节。

第一回合,对方手指如蝴蝶般轻盈,琴声像丝绸划过肌肤。

可1900却看着周围观众,弹奏了一段和当天氛围不搭的平安夜。

第二回合,对方用狼一样的眼神扫了他一眼,开始了一段爵士乐,乐曲聚合了人生所有的心酸,连1900也被感动得当众落泪。

他随手拈来,把自己包裹在键盘里,把对方的曲子再弹了一遍。

最后一回合,对方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开始了他的最后一首歌。钢琴的声音无与伦比。

单人四手联弹

被滚烫琴弦点着的香烟

又轮到1900,他不喜欢对方毫无情感的技巧卖弄,一曲《Finger Breaker》,让88个琴键发挥了极致,琴键上像是幻化出无数只奇妙的手指,演绎了单人四手联弹的最终曲。

一曲完毕,人们屏住呼吸,目瞪口呆,久久回不过神来。男人忘记了掉在衣服上的燃烧的雪茄,女人忘记了掉下来的假发,对手忘记了从他手中滑落的高脚杯,把它摔得满地都是。

1900弹奏完的琴弦热到可以点烟, 这样精湛的钢琴技艺连不可一世的爵士之父都甘拜下风。

这段精彩的斗琴也成为了电影史上一个永恒的经典,每每观看都令人叹为观止。愿天堂有钢琴"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也许我们都害怕脚踏实地的真实的人生生活。

1900拒绝了朋友麦克斯的下船邀请,在空荡荡、破烂不堪的船舱里,他的手悬在半空中,仿佛弹奏着最后的挽歌。

愿天堂有钢琴,这样死后的1900能继续他的演奏,也许那里的人残破不全,姿势扭曲,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都同样陶醉于这个天才钢琴师的音乐。浪漫史诗

当我的朋友看完电影,我问她对整部电影的感受是什么。

她告诉了我两个字,"浪漫。"

的确,整部电影散发着极致的浪漫,无论是色调,还是人物的台词。

有段评价电影浪漫主义的话我觉得格外有道理,

"多纳托雷一定应该是一个浪漫的人,他的极致浪漫气氛,造就了一种极美的氛围和感觉,然后就像是化成一股巨浪扑向你,让你完全浸润在浪漫的海洋中,让你体内每一个细胞都喝足了浪漫的水。"

《海上钢琴师》就是这么浪漫且温柔的一部电影,一首极端浪漫主义的史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