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支节上的他留人

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习俗

他留人从自由恋爱到订婚大约有三四年时间。订婚前,男女双方恋爱关系已确定并已知会双方父母,男方要请媒人到女方家中商量订婚事宜,媒人带去两斤酒两盒茶,礼品十分简单。在订婚仪式中,男方家庭不参与,也不摆吃请喝,而女方家庭则要请自己的亲戚喝酒,媒人也要参加。在订婚当天,男方与女方不见面,到了晚上,男方到女方家去,不带任何礼品,与女方单独见面,谈一些未来的生活打算等。婚礼仪式一般在订婚后择日举行。订婚后1-2个月内,男方母亲(婆婆)去将女方接到家来住3-5天,叫做认家门坎,即双方承认这个家。婆婆接媳妇时只需背两盒粑粑。认过家门坎后,他留人事实上已确定了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

待到结婚之日,男女双方家庭都提前通知自己的本家、亲戚朋友。一般包括自己的兄弟姐妹,各自的表兄弟姐妹、舅、姑等亲戚以及各自的朋友,摆设酒席。客人要送上礼品,如大米、粑粑、箱子、暖瓶、鞋、盆,也有送钱的。迎娶过程,一般是男方派五六个人去女方家迎亲,中午12点左右,等女方亲属吃过午饭以后,队伍开始出发,一行数十人,一路上放鞭炮,新娘穿民族婚礼服装。山路崎岖,路上不吹唢呐。过去新郎不与接新娘的人同去新娘家,而是等新娘出发后,新郎才进入新娘家邀请出发。现在是新郎新娘、客人一同出发。新娘到婆家后,到炕床边给炕床上坐的长辈行鞠躬礼。礼毕,上炕床坐在最边的一位置上赔老人们吃一顿饭,过后和新郎一起敬客人酒茶就完成了结婚礼仪。新人不拜天地祖先,不对拜。晚上新人和亲友一块打跳唱调子。新房、新床的布置比较简单,无固定格式,有的由老房临时装修而成。晚上一点左右,客人散去,新人进入洞房,他留人没有闹洞房的习俗。他留人的婚礼习俗比较简单,婚宴酒席的摆设视家庭经济而定,新娘可以由新郎一人去接,也可以请兄妹去接,然后几个直系亲属吃顿饭就算完成结婚大典。他留人迎娶新娘无任何聘礼,嫁妆也极为简单,过去只是一口木箱,一个木柜之类。

神秘的祭祀活动

他留人的祭祀活动与节日活动紧密相关,所有的节日活动都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祭祀活动贯穿于所有节日活动中。他留人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宗支节、粑粑节等。

春节

春节基本与汉族相同,但活动方式、内容有别。春节期间,人们沉浸在喜庆、欢乐之中,打跳娱乐,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几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但人们始终把祭祖摆在首位,先祭祖,后开展娱乐活动。大年三十晚上祭神、祭祖;正月初一是拜坟日,以户为单位,全家男女老少都到坟山上向先祖烧香化纸,缅怀已逝先人;正月初七是人辰节,各户当家人和家庭主妇,首先在中堂和炕房内的祖先灵位上烧香,祭献水酒和茶饭,而后再食早点。

清明节

清明节,与汉族一样,上坟、扫墓。他留人在清明这天,以户为单位,带上香条纸火、新鲜柳树枝条,锅、碗炊具和肉食、公鸡上坟,在祖坟前做饭吃。上坟程序是:当家人在祖坟前插三炷香,点燃纸火,主妇在祖坟头上两侧各压一根柳树枝条,在坟台上摆好祭献品,肉食、菜蔬、水果、酒杯、茶叶等物,全家老少依次在坟前作揖、叩头祈祷。祭祀完毕,由当家人在坟前杀只公鸡,将鸡血点在碑石上,其余人在坟山上娱乐做饭。下午全家在坟前吃过晚饭,逐一向祖坟磕头告别,家庭主妇向祖坟周围泼水饭,尔后放封鞭炮,全家离开祖坟返程回家。

宗支节

宗支节是以同姓亲族集团为单位举行的祭祖活动,地点是他留宗支山(即他留坟山),主要是由王、蓝、陈、海四大旺姓家族单独进行。过宗支节的时间分别是:王氏家族在五月十七日,蓝氏家族在六月十七日,陈氏家族在七月十七日,海氏家族在八月十七日,每个姓氏家族过宗支节的时间刚好相隔一个月。每年农历的这一天,本姓氏家族以户为单位,带上香条纸火、伙食,自觉按时来到茔区集中,在族长主持下过宗支节。仪式庄严肃穆,非本氏门中人不得参与这项活动。据说,王氏家族始祖最先到达此地,蓝、陈、海等姓氏家族始祖随后来到,故按先来后到顺序,由王氏家族首先开始,蓝、陈、海氏家族随后依次过宗支节。为缅怀祖先入主此地,结庐为寨,开拓创业,躬耕求食,为后人开创这块基业,因而由各个姓氏家族集体祭祖,过宗支节。这一活动在上世纪50年代初已停止。(未完待续)

云南政协报投稿邮箱

基层政协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检、法、行政司法相关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史、文学、鉴赏等副刊类稿件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媒体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识别关注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