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內涵對於畫面石來說尤爲重要,好多石友對於“文化內涵”這個比較“虛”的概念沒有什麼感觸,今天我們圍繞兩顆高價成交的畫面石來說明一下。這兩顆畫面石估價好多石友都比較熟悉或聽說過,一顆是取名爲《哺育》的金江畫面石,一顆是取名爲《芥子園》的長江畫面石。

《哺育》

我們先來看一下《哺育》這顆奇石,石型爲圓形,石頭娥底色是灰白色,畫面的顏色爲土黃色,畫面顯得乾淨、清晰;畫面是一位母親正在給給孩子哺乳情景的剪影,畫面生動形象;剪影基本位於位於石頭的中心位置,畫面構圖顯得飽滿和諧。毫無疑問這是一顆畫面石精品,它畫面精美,主題分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長江畫面石《芥子園》

這可奇石現在甘肅收藏家徐福國的手裏。徐福國先生是中國賞石收藏委員會副主席,甘肅酒泉市收藏家協會會長,他非常看好《哺育》這顆奇石是因爲這顆奇石具有深刻的人文內涵價值:母愛和感恩永遠是社會文化的主旋律。奇石《哺育》是徐福國先生在12年的6月份在金沙江精品奇石博覽會上以46萬元的高價拍到的。

奇石《太極》

這顆奇石是那一屆“石博會”上的金獎作品,被好多收藏者看好,經過多輪競拍最後被徐先生收入囊中。這顆奇石是賣家花一萬元從石農手裏購得的,相對對1萬元的收購價,拍賣價整整高出了40倍,就是對於起拍價6萬元也是翻了幾番,這個成交價也超出了拍賣的預期,成爲拍賣會的亮點。藏友對於奇石《哺育》的追捧,反映了這類題材奇石的受歡迎程度。可以這麼說,這顆奇石的文化內涵價值已經遠遠高於奇石本身的觀賞價值。

《塔影佛蹤》成交價68000元

我們再來看長江畫面石《芥子園》,這顆畫面石看過去就是一副充滿古意的山水畫:黃色的畫卷上,畫滿了樹木、山巒、雲朵,墨法老道的寫意手法,完美地表現了中國畫的那種意境,畫面的表現力不輸國畫大師。但就畫面石來說,這顆長江石能賣出199萬元的高價,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命名幫了大忙。

長江石《伴侶》成交價15萬元

誠然這顆畫面石也值200萬,因爲奇石的藝術價值目前是被市場低估的。199萬成交價成了目前長江畫面石的最高價。學國畫的都知道《芥子園》是國畫圖譜著作,它在中國國畫史上的地位相當於“聖經”。這個命名與這顆奇石的畫面非常鍥合,無形中提升了這顆畫面石的文化品位。漂亮的畫面石多了去了,而它獨佔鰲頭,實在是這文化內涵被賦予得好。

一顆畫面石能賣出199萬的高價,其文化內涵的賦予功不可沒!

5500萬成交的《延安頌》奇石

09年的時候清江畫面石《延安頌》拍出了5500萬的高價,這是目前畫面奇石的最高成交價。《延安頌》奇石的畫面特徵跟延安楊家嶺的地貌特徵很相像,被賦予了紅色文化的這一顆清江奇石,它的身價和名字一下子聞名天下。

奇石《西廂記》成交價8萬元

各位石友通過對這幾顆畫面石的欣賞和剖析,是不是對於奇石文化內涵賦予和價值之間的關係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呢。歡迎各位石友留言討論。

奇石《蒼松圖》

聲明:圖片來自網上,如有不當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