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猇亭之战,公元221年,刘备为关羽报仇,不听赵云的不听诸葛亮的,一意孤行攻打东吴,结果被东吴大都督陆逊一把火烧了个春光灿烂,诸葛亮一生喜欢玩火,但是这次刘备偏偏没带诸葛亮去,陆逊知道阿亮没去,大喜“我的计策肯定瞒不过诸葛亮,天幸此人不在。朱祁镇是明朝第六、第八任皇帝,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军在也先带领下兵分四路进攻明朝,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带领声称50万大军御驾亲征。

自古天下多征战,尤其在新王朝建立时期,创业君主往往亲率大军,建立伟业。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魏孝文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隋炀帝杨广、唐太宗、宋太祖赵光义等都有过御驾亲征的经历。而皇帝御驾亲征,驭百万之师,理应具有攻则必克、战则必胜。但事实上即便是皇帝御驾亲征也会有失败的情况,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中最失败的4次“御驾亲征”,都是一败涂地,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4、刘备
猇亭之战,公元221年,刘备为关羽报仇,不听赵云的不听诸葛亮的,一意孤行攻打东吴,结果被东吴大都督陆逊一把火烧了个春光灿烂,诸葛亮一生喜欢玩火,但是这次刘备偏偏没带诸葛亮去,陆逊知道阿亮没去,大喜“我的计策肯定瞒不过诸葛亮,天幸此人不在!”可怜的老刘胡子都被烧卷了,被赵云接应回到白帝城。

3、隋炀帝征讨高句丽
因高句丽曾屡次叛乱,隋炀帝三次东征。612年,第一次东征,胜后败,30万将士逃回仅几千人;613年,第二次东征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隋,隋炀帝仓皇撤军。614年,第三次进攻高句丽,国内农民起义,杨广被迫撤军。结果却引发国内农民起义导致隋朝灭亡,隋炀帝被杀。

2、汉高祖征伐匈奴
公元前200年夏季,汉高祖刘邦为处理边患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谋士陈平贿赂单于的妻子阏氏,才得以完身而退。但也使得汉朝一直使用和亲政策与匈奴交好,并且近100年被匈奴压制。

1、明英宗朱祁镇
亲征瓦剌。朱祁镇是明朝第六、第八任皇帝,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军在也先带领下兵分四路进攻明朝,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带领声称50万大军御驾亲征。大军抵达大同后,王振听说前方明军被也先打得惨败,便让朱祁镇回师。可明军在回师途中,王振瞎折腾,结果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朱祁镇被瓦剌军活捉,皇位也丢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