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阳光网讯城市发展太快,以致于我们都忘记了很多曾经的历史。在白濠社区,有位老人就将记忆装订成册,用以铭记社区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见到卢贺德老人,96岁的他玩起电子设备来,甚至比一些年轻人还要利索,而这一次再遇老人时,他正与人商议“出书”。

原来,这两个老伙计正在筹划为《颂乡情》的下册积累素材。老人说,白濠过去一穷二白的历史,如今知道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白濠社区居民 卢贺德:“白濠村以水草为生,后来水草没人要,农作物种的又不好,人们饥饿,惨不可言。”

白濠社区居民 卢汉洪:“一定要懂得过去,知道现在,才能发展将来。所以我写《颂乡情》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后一代的青年,知道我们白濠村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我们白濠发展。”

卢汉洪告诉记者,早在2009年,在社区的支持下,由他主编的《颂乡情》就已经出版,但是,由于受当时环境局限,很多历史不尽详细,好些人对于编撰村史,也不尽理解。

白濠社区居民 卢汉洪:“要找相关人士去核对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准不准确,所以我们(编书)的经过很艰苦的,有的时候问到那些人是要骂你的,他们会骂你,骂你说死了几十年了(的人和事),还要挖出来做什么?不讲不讲!”

尽管如此,在老人们的努力下,《颂乡情》上册还是顺利出版了,内容包括了白濠的乡士故事及人文历史等。如今,又快十年过去了,十年间,白濠迈入高铁、地铁发展圈,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老人说,希望能够整理更加全面的资料,进一步填补、记载社区的发展历史。

白濠社区居民 卢贺德:“现在改革开放样样都有啦,改革开放大改变,四面都是高楼大厦,汽车成群。”

白濠社区居民 卢汉洪:“希望社区这边组织一下,我可以提供一些资料,以前我们写的不够的、不全面的,以前写的那部《颂乡情》很渺小的,所以内容不够丰富,所以我希望、建议再写一部下集。”

记者 杨金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