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思成設計的新方案,莊嚴穩重又富有民族風格,體現了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提出的“發揚光大我民族建築技藝之特點”,“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出新技”的主張。她去世後,梁思成設計了她的墓碑,上面還嵌入了一段她爲紀念碑設計的花紋圖樣,而墓碑上標註的僅是:“建築師林徽因墓”。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飛翔聊生活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在梁思成的建築師的生涯中,最爲輝煌的一筆,自然是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爲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國家級公共藝術工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
此項工程的設計,匯聚了鄭振鐸、吳作人、梁思成、劉開渠等一大批當時中國最優秀的文史專家、建築家、藝術家,並向全國徵集設計方案。
梁思成擔任了紀念碑建設委員會的副主任和建築組組長。
經過幾次挑選,初步確定下圖左邊所示的建築方案。當時,梁思成正生病住院。他見到此方案後,感到存在比較大的缺點,於是帶病在醫院設計了新的方案,將兩方案的比較詳加說明,呈交時任紀念碑建設委員會主任的北京市市長彭真。
梁思成設計的新方案,莊嚴穩重又富有民族風格,體現了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提出的“發揚光大我民族建築技藝之特點”,“接受新科學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現中國特有的作風及意義,老樹上發出新技”的主張。
委員會經過研究,決定採納新的方案。這就是今天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妻子,今天主要以“人間四月天”詩人和緋聞女子身份著名的林徽因女士,也參與了這項設計,還承擔了紀念碑基座花紋雕刻的設計。
林徽因更注重她的建築師身份。她去世後,梁思成設計了她的墓碑,上面還嵌入了一段她爲紀念碑設計的花紋圖樣,而墓碑上標註的僅是:“建築師林徽因墓”。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