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人们在深刻感受天气逐渐寒冷的同时,也都会直观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在人们认识到雾霾后,对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逐渐的加深了印象。除霾降尘,已成为每年入冬后,全社会关注的大事。

  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新技术来支撑

  11月8日,郑州市政府网站发布《河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中坚决禁止“一刀切”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分类施策处理环境问题,不得使用“一律关停”等粗暴方式,简单应对环保督查。

  禁止“一刀切”,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通知都做出了细则要求。而这标志着,治理大气污染,要更加精准,但也对方式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科学治霾?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曾表示,治霾需要“三化”,分别是差异化、精细化和动态化。“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新的阶段,需要新技术来支撑。”

  雾炮车,除霾弹、洒水车,各种监测仪器、清扫车……面对每年冬季来势汹汹的雾霾,不断更新的设备一齐上阵。那么降尘除霾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技术呢?

  就在11月3日,河南省环保厅厅长王仲田一行到郑州高新区检查环保工作时,他看到秦庄安置区新采用的楼顶智能化喷雾设施后,为高新区的智慧环保工作点赞。

  小喷头净化百万立方米空气随时都能“雨过天晴”

  “高空智能降尘除霾系统”,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设备能让厅长点赞呢?11月9日,记者一行来到正在施工的高新区秦庄安置区,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只见一栋已经封顶的高楼顶部,不断喷射出水雾,距离大约50米左右。在微风中,水雾面积被大幅吹散,而在楼下丝毫感觉不到有水滴落下来。

  “这就是高空智能除尘降霾系统。它的喷射半径大约50米左右,并可进行360度旋转。每个高压远程射雾装置净化的直接覆盖面积约1万平方米,安装在100米的高楼顶上,可净化约100万立方米的空气。”在现场,郑州荔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锋告诉媒体,正在喷射水雾的设备,就是他们公司的研发创新。

  雾霾是一种复合细微颗粒悬浮物,其颗粒大小覆盖了从PM0.1到PM2.5,统称为2.5微米细颗粒物。据了解,在大气稳定的情况下,这种混合悬浮物甚至可以从地面到500米高度稳定悬浮数日甚至数周,有风的情况下高度不定,而当降雨后迅速沉降消失。

  “雨过天晴”,雨水夹杂着空气中的杂质落下,蓝天显现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对于雾霾,我们是不是也能用这个原理去治理呢?传统的雾炮水车只能打出十几米的高度,洒水车、清扫车更是只能针对地面。

  据张华锋介绍,眼前的这套设备就是安装在高层建筑上的降尘除霾的设备,综合利用高压射雾、负离子除尘和调频雾化技术,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内的射雾喷雾,对悬浮在空中的PM2.5和PM10以及大颗粒扬尘进行面源性的压制,这已经抢占城市智慧环保制高点。

  喷头360度旋转,喷射强度可调节,楼下感觉不到水雾,每小时只需要喷射5分钟就能明显降尘,百米高空可净化百万立方米空气……科技改变生活,如今科技还能改变环境。

  能力大消耗小可远程控制的它在郑州“火了”

  喷射的水从哪来?水是不是本来就有污染?会不会费水费电?有没有噪音?带着这些问题,媒体一行又来到郑州市高新区一栋正建商品住宅的楼顶。

  在房顶,可以看到一套组合的机器设备,供水管被有序布置在楼顶一周,水箱、高压泵、水净化处理设备、机组……一应俱全,且占地很小。当水雾开始喷射时,站在旁边,也丝毫听不到机器声音,只有喷头唰唰的喷水声。

  “喷出来的水,甚至比咱家自来水管接出来的还干净。”张华锋笑着说。原来,通过高压泵抽水到楼顶之后,净化处理设备会对自来水进行二次净化。而从抽水到喷水的整个流程,水电消耗成本大约每天100多元。每次喷水5分钟就能见效,成本更是特别小。

  为了见证效果,媒体一行在秦庄安置区喷射点楼下等待了十几分钟。看着喷射由开始到结束,头顶的那片天空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可以看出更蓝了,而且仔细看,喷出来的水雾,在下落一段距离之后有点变黄了。真的很明显,而且也说明高空中的雾霾很严重。”同行的媒体感慨。而通过监测的数据发现,使用高空智能除尘降霾系统的区域,和关闭该系统之后对比,PM10、PM2.5具有下降趋势。

  放置在楼顶的这套系统要怎么操作呢?难道每次开关都要爬到屋顶么?“全部由远程控制,这套智能系统,在办公室电脑上就能操作开关,旋转,喷射力度,喷射时间都能远程遥控,当污染指数升高以后触发系统报警启动设备进行喷雾除霾。具备先进的智能管理功能。”

  生活需要智慧,降尘除霾也需要智慧。据了解,这套高空智能除尘降霾系统已经在郑州市高新区多个地区布点,郑东新区也正在安装。最近一段时间,郑州市以及周边新郑等各辖区也来高新区进行观摩。高新区实行的智慧环保,受到了多方的点赞与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