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綿陽7歲男孩黃陳諾維不幸被確診罹患淋巴瘤,本該在校園快樂學習的他不得不暫停學業。儘管如此,他依舊保持樂觀心態,在病房中積極學習,期望早日重返校園,然而現階段和後續的高昂治療費用卻讓父母發愁不已。

黃陳諾維的故事一經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報道,迅速獲得各方公益力量支持,成都多所學校紛紛響應。10日,適逢成都商報第三屆全媒體用戶節盛大舉行,值此契機,來自天府新區第一小學、成都嘉祥外國語錦江小學、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錦官新城小學、石室天府中學附屬小學、成都市雙林小學、成師附小萬科分校、樹德中學博瑞實驗學校、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成都市溫江區東大街第一小學校、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上東小學等十一所學校的孩子們,在家長與老師的帶領下,帶着他們精心準備的物品,來到用戶節現場,發起義賣,傳遞愛心,共爲黃陳諾維籌得善款2.79萬元。

火爆:

百件特色物品一度“脫銷”

兩小時義賣善款突破萬元

料峭的冷風削弱不了內心的熱情,10日早上8點半不到,東郊記憶便沸騰起來。熙來攘往的人流中,除了陸續前來參加成都商報第三屆全媒體用戶節的用戶朋友,格外矚目的要屬穿着各式校服的學生娃娃們。

據瞭解,來自天府新區第一小學、成都嘉祥外國語錦江小學、成都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等十一所學校的百名學生,7點不到就起牀向東郊記憶出發。他們要趕在人流密集之前做好義賣準備工作,佈置好自己的攤位。

五顏六色的繪畫、童真童趣的手工、天馬行空的自編科幻小說集、新穎奇特的3D打印U盤,乖巧可愛的創意小飾品……一件件精美別緻的義賣物品,被孩子們從揹包中取出,在桌上地下堆出一座座小山,又在孩子們靈巧的手中逐一擺放齊整。

“瞧一瞧,看一看,精緻手工藝品獨家限量放送,繪畫、手工、小說集應有盡有……”

三下兩下利利索索將義賣攤位收拾妥當後,孩子們立即變身小小推銷員,使出渾身解數進行兜售:或探出半個小腦袋,衝來來往往的行人吆喝吶喊;或現場表演,打起架子鼓,一面展現風采,一面招攬人氣;或三三兩兩結成遊擊小分隊,手裏拎着個布袋子,沿街兜售,逢人便圍上去,耐心講解此次義賣的前因後果……孩子們抓住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末了再配上一個楚楚可憐的眼神,一句誠誠懇懇的請求,令人無力拒絕。

百件凝聚着大家美好心願的手工藝品,在孩子們花樣百出的賣力兜售,以及各位愛心人士的慷慨解囊下一度脫銷,僅僅兩小時,義賣善款就突破萬元。

溫暖:

2.79萬元善款交付公益組織

多方位助力維維早日康復

“一得知維維的事蹟,學校就找到我們,希望藉助商報用戶節舞臺奉獻愛心。”愛心義賣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1所學校共超過200名師生來到現場。由於場地關係,還有許多心繫維維的師生沒能來到現場,但義賣品的收集與製作,幾乎全校師生都有參與。大家前後投入了不少心力,個別孩子甚至義賣頭天晚上都還在進行義賣品最後的包裝製作。”

儘管準備的物品十分暢銷,但孩子們絲毫沒有懈怠,繼續賣力兜售。最終,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上千件手工藝品幾近售空,籌得善款2.79萬元。

“這筆愛心捐款我們將全數用於黃陳諾維的後續治療”,成都市雲公益發展促進會代表湯冰玉表示,“未來,除了爲維維籌款,我們還將號召更多志願者,從身體、心理、學習等多方位給予維維關懷,幫助他早日康復,重返校園。”

記者第一時間向黃陳諾維一家傳達了各界愛心人士的關懷。電話中,黃媽媽情緒激動,“感謝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對維維的報道,感謝成都孩子們爲維維組織這樣一場愛心義賣,感謝各位愛心人士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

一再感謝之餘,黃媽媽告訴記者,維維患的“經典霍啓金淋巴瘤混合細胞型”目前處於三期,治癒可能非常高,但至少需要進行6個療程,而這個月5號,維維剛剛結束了第二個療程的第一次治療。“雖然與病魔的鬥爭之路還很長,但大家的關懷,讓我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並非孤立無援。就像維維自己說的,‘我感覺充滿了力量。大家那麼關心我,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沈興超 攝影記者 賴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