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我們承認,三國演義是一部曠世名著,它如璀璨的明珠,影響着中國和世界的歷史長河。其中的謀略和智慧,爲後人津津樂道,影響着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智慧。但是,它因爲時代、知識儲備、個人認知的侷限性,它裏面有一些我們不得不拋棄的東西,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糟粕。其中,就有羅貫中宣揚的宿命論和因果報應。

  在三國演義的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中,它講述了無謀無能的何進被宮廷謀殺後,天下大亂,皇室遭殃,當時的皇帝和陳留王被宦官挾持,後來在超級智能、神靈附體的護駕螢火蟲的引領下,走到了莊主崔毅家的草堆裏睡着了。而且,恰恰在這時候,就有一個救駕夢以兩輪紅日的特殊兆頭,提醒了睡的正香的崔毅趕緊起來,跑到夢中紅太陽落下的地方,也就是羅貫中所謂的兩位皇帝所在的草堆,至此,兩位前皇帝和后皇帝全都得救了。

  通過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兩位前皇帝和後來皇帝的無能,與上天對於兩位皇帝無微不至的照顧——精確計算、螢火蟲開掛的無所不能的技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位皇帝如此無能無德,上天憑啥照顧他們?如果真是天選之人,爲何兩位皇帝都沒有好下場?莫非,上天是專門來戲弄兩位皇帝的?這豈非自相矛盾?

  接下來,還有羅貫中超級牛逼的筆述——

  先是洛陽小兒謠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至此果應其讖。

  啥意思呢?羅貫中就是說,早前,洛陽的小孩兒就唱着這樣我們聽不懂的歌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爲了宣揚神祕色彩,古代的文人、道士、和尚總是弄一些想要告訴我們,又不想讓我們完全弄清楚的話,還美其名曰天機不可泄露。這就和拉屎一樣,人家都是一拉拉個痛快,拉個一瀉千里,而他呢,偏偏卻拉一半,肚子裏留一半,莫非這樣特別舒服嗎?

  羅貫中稱其爲讖語,意思就是將來可以應驗的話。早知如此,你爲何不告訴皇帝呢?皇帝久居深宮,他能知道嗎?你幹嘛不讓皇宮裏的太監宮女們唱這個呢?也讓皇帝猜猜謎語。完全是故弄玄虛。還有,它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宣揚了宿命論,看到了沒有,你的命運都是早先就定好了的,不必努力了。說到這裏,小編還是要懟一下,你既然是先定論,是宿命論,你還讓螢火蟲開掛、託夢崔毅救兩位苦逼的皇帝幹啥?你這不是破壞天地運轉的自然規則嗎?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