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干一项能做三十年以上的工作,投资是这样一件可以长久做下去的事。”三伏天的一个下午,毕士钧在中关村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接受采访时说。这位曾就职于中信证券旗下直投(金石投资),也曾是暴风科技拆V回A股上市的推动和操盘者,对于新的事业满怀信心。

2017年10月,毕士钧卸下暴风科技CFO的职务,与赵燕凌(负责募资和风控工作)、徐科(负责互联网教育领域投资)等一起注册成立了新机构——至合资本。值得欣慰的是,在“募资难”全面发酵前,至合完成首期基金5亿元的募集,毕认为这是“幸运”的。

更让毕士钧感到自豪的是,至合资本“志同道合”的团队。合伙人赵燕凌与毕士钧很早因工作结缘,她曾任《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有20年的投资和媒体从业经历,在项目端和LP端资源丰富。此前,其曾参与投资中国第一家央企混改(中石化销售公司)并帮助组建中国第一只中韩产业基金。

另一位合伙人徐科则来自产业界,有传统教育领域创业经历,也曾任知名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的高管,对于教育赛道的认识和理解可见一斑。因此,至合资本的第一个项目便出手不凡。今年7月初,至合资本领投了掌通家园的数亿元C2轮融资。据了解,掌通家园是幼教行业的互联网平台,家长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动态,接收幼儿园的消息通知等。该公司此前曾获得真格基金、新东方等机构的投资。

当然,教育并不是至合资本的唯一投资方向。既有金融背景,又有产业经验的至合资本,希望凭借创始团队的互联网经验和基因,在更多产业领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完成“互联网+多行业”的投资布局。

在募资难背景下,创投行业大浪淘沙,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两极分化严重。至合资本此时出现,有着怎样的核心竞争力?它又遵循怎样的投资逻辑?

财务投资+产业投资经验

虽然至合资本是家新机构,毕士钧却是有十多年投资经验的“老人”。2006年初,毕士钧加入中信证券,在公司的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资做了八年的股权投资。

“中信是最早那波做直投业务的券商,但我所专注的TMT行业其实在中信内部有一定的争议。”毕士钧说,因为原本资本市场以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为主,券商对传统产业也更加了解。TMT领域在当时来说相对较新,中信证券也没有更多的行业资源。

但恰恰因为中信的券商投行业务在TMT领域不太擅长,才需要直投团队通过投资获取项目资源,从而反哺投行业务。于是毕士钧所在团队尝试寻求突破,几年下来也投出暴风科技、神州泰岳、掌趣、美图等知名项目。

金石投资2010年时对暴风科技的投资,却也是毕士钧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当时暴风科技引入金石投资等国内资本后,谋划私有化回国内上市。2012年3月,暴风科技在国内递交了IPO材料,但恰逢A股IPO暂停,这让暴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耽误。

“我作为力推该项目的负责人,当时压力比较大。对中信来说,这个项目也很重要。如果做不成,中信以后会不会继续投TMT行业都不一定。”他说。

解铃还须系铃人,毕士钧索性选择在2014年加入暴风科技,帮助推动公司的上市。“暴风处于这样的阶段,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去帮忙做上市的事。”毕士钧说。

他还表示,自己虽然在中信做了多年投资,但始终没有深入到产业里去,去暴风科技恰好可以弥补自身所欠缺的产业认知。而且冯鑫提到如果暴风科技上市成功,可以提供上市公司的平台让毕士钧继续做投资,这对他来说充满吸引力。另外由于市场环境的因素,券商直投的生意本身,也不再像原来那么好做。

于是毕士钧成为了暴风科技的CFO,负责暴风的财务、证券、投资等工作。“在投资业务方面,暴风是纯流量的公司,我们投的也是纯互联网、纯流量型的公司,这样做投资有好有坏。”毕士钧说。据了解,海洋音乐(现为腾讯音乐集团)和天象互动(已被爱奇艺收购)则是其这一时期的投资代表作。

“好处是你会真正认知行业的流量如何获取,互联网企业的产品怎么去做。但坏处是要围绕上市公司的战略做投资,有时可能会跟你投资的本质有矛盾。”他说。投资本质是赚钱,给LP创造收益,但上市公司经常会忽略这一点,更加关注投资和业务的协同性。

意识到这点之后,毕士钧在2017年4月底辞职离开了暴风科技。当时有独角兽公司想花重金邀请毕士钧加入继续做CFO的角色,但毕士钧仍选择另立山头,成立了至合资本。

重注互联网教育投资

从金石投资到暴风科技,毕士钧积累了做财务投资人和产业投资人的经验。但至合资本毕竟是家新机构,一方面没有品牌背书,另一方面,至合资本出生就面临着大浪淘沙的行业环境。

“我有深度思考过怎么做好至合资本,投后管理将是我们的强项所在。”毕士钧说。首先,至合资本的合伙人既有产业背景又有金融投资背景,复合型的团队体现出竞争力。第二,大多数投资机构在被投公司上市后就选择退出,但至合资本愿意跟企业长期走下去。

在暴风科技的工作经历让毕士钧体会到,对于有想法的上市公司来说,上市之后,企业家的舞台才真正到来。而且上市后有资本的工具和品牌效应,公司干得更好的概率更高了。

“在这个阶段的公司需要伙伴,但大多数老股东由于基金到期等原因选择了退出。至合资本愿意帮助企业上市后继续进行战略并购,这是我们跟其他机构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我们有能力去做这件事。”他说。

在毕士钧看来,坚持长期投资的价值观对一家机构来说同样重要。“比如如果有家公司准备明年就上市,问我要不要现在投资。我觉得,你更应该告诉我,如果公司上不了市怎么办。我要听的不是回购,而是如果公司不能如期上市,它的价值增长点在哪里,能不能靠自己长期走下去,这就是投资价值观的问题。我在急功近利的投资环境下待过,知道那是非常错误的。”他说。

结合优势资源所在,至合资本选择定位在科技消费领域,聚焦投资互联网教育企业。“科技消费这件事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各领域产生了很多大公司。剩下都是很难被科技赋能的领域,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毕士钧说。

他分析称,互联网教育发展多年,到目前仍没有规模很大的公司。但经过前期摸索,已经产生了稍具流量和收入规模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我们觉得这个行业的机会到了,而且确实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主流机构都在看这个领域。”他说。

在具体的打法上,毕士钧表示,互联网教育行业没有特别大的平台公司,只有工具型公司、内容型公司两类。工具型公司欠缺内容,内容型公司欠缺流量。对内容型公司来说,想转化成平台需要大量烧钱,不太适合至合资本去投资。

至合资本更倾向于从工具型公司开始投资,而且恰好暴风本身是工具型公司,团队对这类公司理解得比较深,知道如何为它填充内容做成平台。由此,至合资本对掌通家园进行了投资。

“掌通家园有流量、增速快,也是细分领域的第一名。投完之后我们发现,由于它有流量,很多内容型公司想跟它合作,我们通过掌通家园投内容型的教育公司会变得很容易。”毕士钧说。

虽然前期已有多家知名机构介入掌通家园,但毕士钧认为,至合资本的优势在于更有精力对公司提供投后服务。“他们创始人打电话最多的可能就是我,我们愿意去做脏活累活细活。”他说。

当年,毕士钧曾帮暴风影音拆VIE架构回到国内上市,但现在环境发生了变化。毕士钧表示,时宜而事易,目前教育企业想在国内上市有难度,掌通家园等教育企业未来或更适合去海外上市。

本文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

■ Over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