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宇湖 劉勇攝

近日惠風和暢,氣溫適宜,不少市民趁着好天氣與親朋好友前往位於隆昌市的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古宇湖遊玩,欣賞古宇湖的優美景色。

霞光下的古宇湖 李光恢攝

古宇湖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人工中型湖泊,湖面面積5.4平方公里,東西最長7.5公里,南北最寬2公里,最大水深27米,平均水深15米,水庫容量5600萬立方米,湖中島嶼和半島較多,是候鳥棲息的樂園。

品儒風神韻

進入古宇湖的北入口,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氛圍。從入口處青石板鋪就的長階梯拾階而上,就能看到一座孔子講學的石塑。

孔子像

走過孔子講學的石像,往裏走下階梯,能遠遠看見一處青瓦白牆的建築,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特別雅緻,這是一處設計精巧的“二十四孝”石塑景觀。景觀可分爲三層,最外層是呈圓圈形狀環繞的二十四孝註解,中層是一層流水,最裏層則是“二十四孝”故事展現。景觀中的人物形象生動,講述了古人堅守孝道的故事。

告別“二十四孝”石塑,來到一個空曠的廣場,在廣場的正中央,赫然立着一尊高大的孔子青銅塑像。這尊塑像約27米高,全身青銅鑄造,靜靜地矗立在古宇湖岸,向着古宇湖的方向微微躬身作揖。

來往的遊人站在塑像的下方,尋找角度拍攝這尊高大的塑像,表達對孔子的敬意;有的遊人帶着小孩一起來,向身邊的孩子講述孔子教書育人的故事,讓孩子們記住這位偉大的教育家。

古宇湖候鳥 徐凱攝

觀湖中鳥類

孔子像的正對面就是古宇湖,站在塑像旁往下俯瞰,能將古宇湖的主體一覽無遺。只見湖岸都是鬱鬱蔥蔥的林木,清明之後的林木紛紛吐露新綠,一些小花在深淺綠色中閃現,配上一兩聲清脆的鳥啼,顯得十分清幽。

臺階旁有一汪流水,沿着臺階流下,伴隨着潺潺的流水聲走下臺階,來到一個寬闊的平臺,在平臺上憑欄遠眺,能看到湖中心的幾個小島,上面有幾棟的建築物,掩映在茂密的林木中。

“你們看!湖裏有野鴨子!”隨着一聲驚呼,在岸邊拍照的遊人指着湖中緩緩遊動的野鴨眉飛色舞。幾隻悠然自得的野鴨在湖中覓食,即使遊人走近拍照,野鴨們也自顧自地嬉戲游水,並不慌亂躲避。

沿湖漫步,不少遊人在綠道上騎行、散步,湖邊棧道被綠蔭遮蔽,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下細碎的光影,微風拂過面頰,讓人覺得清爽舒適。

從棧道邊的小道走進湖邊設置的木質廊橋,廊橋中設有供遊人歇腳的長椅,長椅背靠的牆上,貼有在古宇湖棲息的珍稀鳥類的科普海報。

候鳥翩翩起舞 王斌攝

“早就聽說古宇湖每年會有很多候鳥來越冬,沒想到有這麼多。”“這隻鳥好漂亮啊!”遊人一邊觀看海報,一邊對照着尋找湖中的鳥類。

賞石壁刻畫

走過廊橋,便能看到鬱鬱蔥蔥的植物,既有較高的松樹,也有叢生的灌木,一部分長得茂密的樹木,被累累的繁花壓彎了腰,垂到了地面上,一些小孩將地上的落花撿起來,做花環。

沿着石壁旁的小道慢慢走,石壁上有精緻的石刻。景點介紹這樣描述:這幅石刻題爲《古湖仙居圖》,將古宇湖岸邊的景色用藝術的方式展現在石壁上,其中,亭臺樓閣若隱若現,青石階梯十分精緻,似乎沿着小小的階梯就能走進傳說中的故事。

摩崖石刻

石刻的靈感來源於古宇湖以前的景點“居仙洞”。據傳說,居仙洞曾是一位真人修煉的場所,後來真人修煉圓滿得道飛昇,乘雲駕鶴而去,於湖光山色中留下這處洞所。

居仙洞

後來在古宇湖景點打造過程中,現代匠人將居仙洞的傳說融入進去,建設出依山而立的木結構閣樓,還原了想象中的仙人居住場所,一旁的摩崖石刻也由此誕生。

摩崖石刻的美好傳說,爲古宇湖增添了神祕色彩。不少人在此拍照留念,還有一部分在居仙洞的樓閣中坐下,靜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