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是從播放量,還是從觀衆的日常評論及發佈的彈幕內容來看,《活該你單身》都可以稱之爲一部優質的網劇,對於如何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李學鵬爲我們分享了幾點見解,“第一,是語言上的高級,我們每集都會有總結性的陳詞。這不是偶然,而是源於導演及其團隊對於創作的深刻把關,李學鵬說,“從個人來講,我希望觀衆覺得這像一本教科書,能更多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對方說的話,對方的行爲,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爲,這對男人和女人都有提醒。

被譽爲“脫單教科書、約會祕笈、鑑渣寶典……”的都市愛情喜劇《活該你單身》,自2月14日情人節登陸騰訊視頻以來,憑藉犀利的語言風格、鮮明的人物個性,深受廣大網友喜愛。上線近兩週,播放量超過6900萬次,躍居騰訊視頻電視劇最熱榜前三。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這部由北京九洲天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下影業、影譜科技、世紀佳緣網聯合出品的網絡系列劇,取得如此佳績與其幕後團隊腳踏實地的態度、精益求精的執著以及追求卓越的品性密切相關。熱播之際,導演李學鵬向小編分享了臺前幕後的故事。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

數易其稿,“戀愛金句”出自精益求精

“普天下所有的捉姦,其實都是下定決心要分手之後的一次行爲藝術”“女人希望跟一個男人終老一生,所以害怕未來嫁錯人;男人害怕被迫放棄一羣女人,從而被一個女人終老一生。”《活該你單身》以其出彩的臺詞、精湛的表演成爲今春網劇界的一股清流,與時下氾濫的“瑪麗蘇”“傑克蘇”等過分凸顯大男主、大女主的劇截然不同,它用真實的梗,還原生活本質。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這樣一部取自生活、卻又高於生活的網絡輕喜劇,將現實生活中年輕情侶們常犯的錯誤彙編成集。講述了唐昕飾演的情感專家葉桐和許小行飾演的Tony相戀七年後分道揚鑣,葉桐在易經大師的啓示下,開始了自己幫助女孩們鑑定渣男的事業,成爲“渣男鑑定大師”。萬萬沒想到的是,男友Tony竟成了婚戀網站的“金牌紅娘”,兩人一個撮合一個拆散,展開了命中註定的漫長的爭鋒相對之路……

事實上,婚戀問題,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更是反應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而《活該你單身》正是圍繞當下都市年輕人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展開,深度反映他們的擇偶觀和世界觀。劇中通過幽默俏皮的語言讓觀衆跟着劇中角色一起在嬉笑怒罵間,洞察男女交往中的潛臺詞。該劇的劇情和臺詞設計摒棄了偶像劇中虛幻到不切實際的浪漫,解析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對白。李學鵬舉例說,“我們試圖讓觀衆笑起來,完全是靠抖包袱,我想把它做得高級一些,而不是插科打諢、滿地打滾。”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從籌備之初的劇本的內容策劃,該劇就表現出了對觀衆的誠意,整個創作過程都非常注重實戰性。主創團隊先後採訪了近百位90後單身男女,從他們的情感故事和經歷中進行總結,將青年男女戀愛中常見問題融入劇中。同時,劇組還邀請著名心理學家,深度剖析男女間的感情問題。李學鵬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數易其稿,可見傾注了無數的心血,“一開始把這個事情想得挺簡單的,以爲生活中的段子、梗很多,素材一大把,但真正寫的時候才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要把它有序的組合起來其實挺累的,我們前後換了5茬編劇,離開機還有20天的時候我還是不滿意劇本,又重新寫了12集。”

取自生活,充滿情懷與溫度的真摯創作

一部愛情喜劇,一不留神,竟成了一本“脫單教科書”。這不是偶然,而是源於導演及其團隊對於創作的深刻把關,李學鵬說,“從個人來講,我希望觀衆覺得這像一本教科書,能更多站到對方的角度思考對方說的話,對方的行爲,從而反思自己的行爲,這對男人和女人都有提醒。等觀衆看過之後恍然大悟,感覺自己智商突然上線了,也就達到了我們的預期。”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談起當初發起這個項目的緣由,李學鵬說:“就是有感而發。在生活中,經常會有男生跟女生示好,但常常表達方式不得當,於是容易被大家調侃‘活該你單身’。其實,有時男女之間信息傳遞的差異會產生很多小誤會、小尷尬,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我們就說做一個這樣的劇吧。”

魯迅先生對悲喜劇的定義: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就是把無價值的東西展示給人看。喜劇除了要具備“逗人笑”的功能外,還要給觀衆以思考和警醒,讓人在嬉笑怒罵間有所頓悟。爲了打造這樣一部“相對高級”的愛情喜劇,李學鵬坦言,“不太喜歡現在一些所謂的非主流的玩兒法,我更喜歡在語言、臺詞的基礎上去激發人們的笑點和想象力。”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這部劇還請到名作傍身的毛衛寧導演作爲監製,但最後思慮再三,李學鵬並沒有給片子署上毛導的名字,“我跟毛衛寧是老朋友了,我當然知道掛上他的名字能爲我這部戲帶來很多人氣和流量,但考慮到我對這部劇的最終呈現沒有達到100%的滿意,所以我覺得我更珍惜這位老朋友的名譽,沒有署名。”如此真性情的導演,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頗具溫度的。這部充滿現實特色的愛情喜劇真實再現現實主義之魂。

深諳網生觀衆愛好,但不盲目迷信大數據

無論是從播放量,還是從觀衆的日常評論及發佈的彈幕內容來看,《活該你單身》都可以稱之爲一部優質的網劇,對於如何創作這樣一部作品,李學鵬爲我們分享了幾點見解,“第一,是語言上的高級,我們每集都會有總結性的陳詞;其次,在表達上我們選擇用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而非刻意包裝,我認爲現代都市劇應該是忠實於生活的。有的劇把人物做得極致誇張,會讓觀衆有脫離感,生活中沒有這樣的人,所以導演再下功夫,觀衆也笑不起來;此外,我們在製作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完全按照院線的標準使用4k模式拍攝,還有大量的燈光,包括剪輯......我們把大量的錢都搭在了製作上。”這樣一部斥巨資打造的良心網劇,只能說,沒有無緣無故的爆款,有的只是深耕內容,紮實劇本創作的驚鴻一瞥。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儘管這部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李學鵬卻只給自己打了及格分,“由於對行業的理解不足和經驗缺乏,在現場拍攝的時候,跟演員的溝通上可能還是有些欠缺,有的時候沒能把演員的表演功底釋放出來,通過這部劇,我更清楚如何跟演員溝通,怎麼去調動他們的表演能力;其次,因爲舞臺劇和影視劇的光是不一樣的,所以這部劇在對光的把握上偏弱,某些場景的光應該要打得更漂亮、更好纔對;再就是,在整體的節奏把握上,很多東西想的和拍的不是特別一致。如果滿分是100分,對於自己的網劇初體驗,我只能給自己打60分。”對於這次實踐的成功之處他坦然接受,也樂於分享創作中的經驗教訓。

專訪《活該你單身》導演李學鵬:真實的“梗”、喜劇的核、現實主義的魂

李學鵬導演在現場

在《活該你單身》播出期間,李學鵬時刻關注着這部劇反饋出來的數據,觀察着網生代的受衆形態,“我們這部劇播了7集之後,有一點還是挺意外的。本來以爲這是一部女性受衆羣的戲,沒想到男性受衆卻很多,這說明男性在婚姻交往中被指導的需求更強,他們對女性的把握偏弱,這挺有意思的。”他介紹,“整體來看,這部劇的男性觀衆佔了60%,本科、大專學歷居多,主要分佈在三四線城市,主要年齡層分成了三個板塊,18-28歲佔了30%,29-38歲佔30%,40歲以上只佔10%。其他不到30%。”創作團隊還利用每天24小時的監控,觀察到了中國網民的受衆習慣,“每天晚上23點10分到24點的時候,播放量會突然掉下來,然後0點到2點之間播放量恢復得特別快,2點之後又掉下來了,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我們也看了其他同類型以及資訊類的網站,也是一樣的。”

在李學鵬看來,“大數據是結果,不能做前導。”

創作之前要區分好不同屬性劇目的受衆羣,比如《萬萬沒想到》與《權力的遊戲》必然擁有不同的受衆特徵。要想創作出令受衆喜歡的作品,必須堅持以內容爲王,他說,“我覺得中國影視市場的未來仍然是在不斷追求精品化,想佔領市場還是要靠紮實的劇本。”如今,《活該你單身》的第二季和第三季也已開始籌備。“我們打算把它做成一個系列,做IP孵化。如《活該沒朋友》《活該沒工作》《活該沒聽衆》《活該你發胖》《活該你上當》等活該系列。”另外,李學鵬還透露,《活該你單身》的同名網綜也在積極研發中,希望能爲觀衆帶來更多笑料與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