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6月,在北京出生了一個孩子,名叫劉慈欣。

祖籍河南的劉家,父親是一位老一輩的軍人,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最終成爲了一個歷經戰爭洗禮的戰士,回到地方後,被分配到北京煤礦設計院工作,在那裏結識了一位女性,結婚生子,她就是劉慈欣的母親。如果劇本按照這樣進行下去,這將是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過着幸福安穩的生活,最終劉慈欣會在家境殷實的生活中,逐漸老去。

驟變突發,劉慈欣的父親曾經有一位好兄弟, 投靠了國軍,後來被查出來這件事情,受到了牽連,無奈之下舉家遷走,來到了山西陽泉的一個煤礦,重新開始生活。父親做礦工,母親做教師,小劉慈欣在這裏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儘管生活並不富裕,但是他的父母都很有見識,認爲孩子只有上學讀書纔是正途,這與劉慈欣的父親不無關係,當年戰爭時期,憑藉自己的小學文化,在部隊被高看不少,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成爲知識分子,長大了被人高看一眼。

劉慈欣順利讀完小學、中學、高中,最後考上了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電工程系,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從錄取和畢業的人數比例來看,當年劉慈欣的大學畢業證含金量已經很高,至少相當於現在的重點大學學歷。

1985年10月,劉慈欣被分配到了一所國有電廠工作,在山西娘子關電廠,出任了計算機工程師的職位。分配到了這個工作,在當時的人看來,或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劉慈欣卻非常滿意,因爲這份工作不是非常忙碌,他可以有許多屬於自己的時間。

與衆多同事不同,別人有時間了可以選擇一些娛樂項目或者看報喝茶打發時間,劉慈欣卻有自己的愛好,讀書、寫作。本就文化水平很高的劉慈欣,寫起文章來也得心應手,每天都能利用閒暇時間,寫3000到5000字來打發時間。一些中短篇的文章是他的最愛,慢慢地積累了不少的稿件,《超新星紀元》首版和《中國2185》就是在這段時間完成的作品,只不過劉慈欣並沒有選擇發表。

到了1990年之後,劉慈欣開始嘗試在《科幻世界》進行投稿,也正是從這裏開始,劉慈欣的作品爲廣大讀者所熟悉,並且開始了他的獲獎之旅。憑藉《帶上她的眼睛》獲得1999年中國科幻銀河獎一等獎。這只是劉慈欣的一個開端,到了2000年,再次憑藉如今廣爲人知的《流浪地球》獲得了當年的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

劉慈欣的寫作之路發展到了這個時期,其實他在圈子裏就有了一些知名度了,但是劉慈欣卻與其他人不同,他不圖名利,並不與圈子中人有過多的接觸,即便現在也是一樣。雖然賺取了不少的稿費,但還是和平時一樣工作、寫作,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但是他的作品卻在不知不覺中有了一大批的粉絲,他們會給劉慈欣一些建議和想法,其中最多人提到的一點,就是希望劉慈欣能夠突破中短篇的限制,寫長篇試試。劉慈欣在中短篇小說領域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此時的他正是無所畏懼之時,正好趁此時機,一是滿足粉絲們的需求,二是他也想挑戰一下自己,開始着手寫長篇小說。

《超新星紀元》和《球狀閃電》兩部長篇小說,就是劉慈欣的長篇小說出品,可謂是出品即精品,這兩部小說一發布,就得到了一致的好評,尤其是《球狀閃電》,得到業內人士的一致讚許。這樣的結果給了劉慈欣很大的信心,終於,在2006年,迎來了他的巔峯系列作品——《三體》。

《三體》的問世,直接獲得了當年的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並在2007年出了《三體》系列的第二本書——《三體Ⅱ·黑暗森林》,2010年完成了《三體》系列的第三本書——《三體Ⅲ·死神永生》。至此,老劉(劉慈欣)目前的巔峯作品問世,震驚了中國科幻界。

在他的粉絲之中,甚至聚集了許多的“大咖”,其中就包含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奧巴馬非常喜歡《三體》,當時的《三體》三部曲並未全部問世,但是奧巴馬卻已經迫不及待想看下去,於是給劉慈欣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對他進行了催更。劉慈欣看到了這封郵件,覺得是一場惡作劇,美國總統怎麼可能給他發郵件催更呢?於是順手刪除了郵件。直到再次收到了美國官員正式的文件,這才意識到這一切居然是真的,令人難以置信。

除了奧巴馬之外,還有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馬化騰、雷軍等。其中雷軍甚至認爲,看了《三體》之後,領悟了許多道理,對於宏觀的認識提升極大,對他公司未來發展有很大的益處。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說:“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也會喜歡這本書的。”

2015年8月,這一年發生了一件讓科幻界所有作家都側目的事件,那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居然獲得了雨果獎,這個獎項被譽爲“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含金量之高,竟然已經達到了整個亞洲都未曾有人染指。是的,劉慈欣是亞洲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人,稱他爲中國驕傲並不過分。復旦大學中文教授嚴鋒的評價:"劉慈欣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拉到了世界級的高度!"

當這一消息傳來時,所有中國科幻界的作家和愛好者都歡呼雀躍,爲此狂歡不止。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劉慈欣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卻十分淡定,幾乎所有人都比他更興奮。後來有記者問劉慈欣關於獲獎的事情,劉慈欣表示,他寫作品是給讀者看,並不是爲了獲得某個獎。

本來令人敬佩的劉慈欣,因爲他這樣對待西方雨果獎的態度,對他的尊敬更加增添了幾分,他的這種對科幻追求的孜孜不倦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這套《三體》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個全世界認可的高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