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可以說是我國普通紀念幣的一個分水嶺,在2014年和2014年以前,我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量最大也只有8000萬枚的量,但是2014年之後發行的紀念幣,除了2015年的二羊8000萬枚以外,其他的發行量都已經上億。

我們都知道,在錢幣收藏界裏面,發行量往往決定了一個品種的市場價值。但是在發行量一致的情況下,影響其價值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挑出了發行量在1000萬枚的普通紀念幣,跟各位一起看看爲什麼同樣是1000萬的發行量,它們目前的市場價格會出現這麼多的差異。

首先,還是先來看張表。

表上列出了從1991年~2010年共35種發行量在1000萬枚的普通紀念幣,然後我們從它們的面值、題材、發行年份等方面來看它們的市場價值。

從表中可以明顯看出,一輪生肖系列、和字一組和奧運會1組這些目前的市場價要元高於其它品種的。

從面值方面看,面值最高的10元只有建國50週年和迎接新世紀兩枚,它們的市場價也只維持在50元這個價位。面值5元的有7枚,它們的市場價在25~60元之間不等。面值都比1元來得大,但是市場表現卻沒有明顯差距,甚至被1元面值的領先,說明在發行量一樣的情況之下,面值方面的影響因素並不大。

從題材方面看,表中共列有生肖(賀歲)、偉人、世界文化遺產、自治區、和字、環保、體育、週年、事件9個題材,從整體來看,生肖(賀歲)題材的市場價是比較高的,週年題材的種類最多,但整體表現平平,環保題材僅有兩枚,但並沒有異軍突起的表現,反而落後於其他題材。這裏可以看出,拋開發行量來說,題材對普通紀念幣的市場價格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越是具有羣衆基礎的題材就越受市場歡迎,社會需求量大,其市場價格也就越高。

從發行年份方面看,很多人都認爲年代越久的東西越值錢,但是如果深入瞭解收藏這個圈子,就會知道,年份也不是那麼重要。從表中可以看出,年份最早的爲1991年,有兩枚,分別是第一屆女足和義務植樹運動10週年,但是它們目前的市場價在40~50元之間,2010年發行的和字二組市場價在65~75元之間,比1991年的那兩枚還高。這樣一看,相信大家對發行年份對普通紀念幣的市場價的影響能力都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看法了。

其實,影響普通紀念幣的價格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還有很多。比如系列的龍頭幣,像一輪羊、和字一組、奧運會1組,這幾個龍頭幣價值都比較高。所以如果普通紀念幣能成系列發行,發行量又不至於像近幾年上億的量,那系列的龍頭就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了。其他的諸如紀念幣的材質、幣商炒作等因素也會對紀念幣的價格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們今天也只是談了談關於影響發行量在1000萬枚的普通紀念幣市場價格的影響因素,我國普通紀念幣的發行量多種多樣,題材也異常豐富。希望各位在看完本文後,對自己以後投資收藏普通紀念幣能有一個參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