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伊博說:“我想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瞭解東北、瞭解瀋陽。這次的“烏龍”事件,並沒讓伊博離開瀋陽,一年多的生活讓他已經結交到多位中國朋友,“東北人特別開朗豪放,相處起來很坦誠,如果不在瀋陽,可能我現在也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2019-11-16 16:07

“歡迎老鐵們來瀋陽,我請大家擼串,喝老雪!”如果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的話,你很難想到這句地道的東北話出自一位非洲小夥之口。

這位從索馬里來到瀋陽的網紅達人伊博,已經在快手、抖音、騰訊微視、B站、淘寶直播等多個平臺擁有1200多萬粉絲,現在他已成爲瀋陽天舟傳媒簽約藝人。

雖然已經集萬千粉絲寵愛於一身,但伊博依舊還是那個每天努力拼搏且極具正能量的異國友人,通過短視頻作品和綜藝節目帶給大家更多歡樂是伊博最快樂的事。

錯把瀋陽當上海,非洲小夥陰差陽錯練成東北話十級網紅

來瀋陽六年多,伊博通過錄制短視頻,參加《笑傲江湖》《2019我要上春晚》《奔跑吧兄弟》等綜藝節目,被越來越多的網友所熟知和喜愛,《從前有座靈劍山》、《飛躍部落格》等影視作品也都有伊博參與演出。

昨日,本報對伊博進行了專訪,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這位“瀋陽通”無時不透露着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熱愛。採訪中,伊博一口流利的中文,全程交流無障礙。“六年前,沒來中國之前,我萬萬沒想到自己當網紅,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喜歡我、支持我。”

“SH”竟不是上海?買錯機票與瀋陽結緣

伊博告訴記者,他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看李小龍、成龍的武俠片,一直覺得中國是個神祕的國家,一直想來中國看一看。

“可是,六年前我不認識漢字啊,想去上海,因爲很多外國人對中國的認知就只有北京、上海這幾個大城市。於是我就買了‘SH’拼音開頭的機票,待了快一年,有一天一個朋友跟我說,‘伊博啥時候我們有時間去上海溜達溜達?’我說:‘啥意思?去上海?這不是上海?’”伊博笑着回憶,那時候他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竟然是瀋陽,而不是上海。就這樣,伊博誤打誤撞來到了瀋陽,也愛上了這座城市,愛上了燒烤、老雪,愛上了淳樸的東北民風。

坐擁全網千萬粉絲 上午掛吊瓶下午拍視頻

錯把瀋陽當上海,非洲小夥陰差陽錯練成東北話十級網紅

這次的“烏龍”事件,並沒讓伊博離開瀋陽,一年多的生活讓他已經結交到多位中國朋友,“東北人特別開朗豪放,相處起來很坦誠,如果不在瀋陽,可能我現在也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瀋陽期間,伊博曾在瀋陽建築大學管理專業學習,身高1.87米的他在來中國前曾經當過模特,“比起模特,我更喜歡學語言,喜歡錶演,之前一直不知道怎麼把這些愛好聯繫在一起,直到我接觸到中國網絡。”

最初,伊博在健身時結識了幾位中國朋友,偶爾幫着朋友拍些網絡小視頻,覺得效果特別好,很多網友都喜歡,於是伊博開通了自己的網絡賬號,沒想到短短的9個月就有100萬粉絲關注伊博,“很神奇,沒想到會有粉絲喜歡我,突然感覺以後可以做這個,雖然和所學專業不相干,但中國網絡讓我瞭解自己的夢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的中文也在這個時候突飛猛進。”

剛開始沒有團隊,伊博一個人拍小視頻,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現在伊博和身邊朋友組成團隊,有導演、編劇等等,“越多人喜歡,我們就越應該做好,出的作品也總想傳遞正能量,現在粉絲不僅有成年人,還有小朋友,所以拍出來的視頻,要更認真注意把握尺度。”伊博說。

伊博還曾在快手上開設“標準東北話”發音技巧小課堂,既有“必須哋”中“須”字要注意嘴型和尾音,還有“麻溜的”中強調“溜”字要帶兒化音,專業程度被鐵粉留言稱“讓東北人都不自信了”。

他用一口賽過本地人的地道東北腔參演小品《歡迎你到我家來》,直令大票中國觀衆都自嘆不如。

身在異國他鄉,伊博總是給身邊人留下堅強、樂觀、幽默的印象,卻把自己的艱辛藏在心裏不表露出來,“我不想讓粉絲看到我難過或是辛苦的一面,大家看到我的視頻開心,我想讓大家一直開心。”

呈現在網友面前短短几十秒的視頻,其實伊博和團隊付出諸多努力,伊博也對自己要求極爲嚴格,有時一個視頻會拍攝幾十遍,“表情、眼神或語調沒到位,我都重新拍。”

伊博的好友兼團隊編導居朝鈺在身旁介紹,“伊博是個很感性的人,即便遇到難處他也不願大家替他擔心。伊博成長的環境和咱們東北氣候有很大差異,幾乎每到冬天,都容易感冒,有次他發燒快40度,上午打吊瓶,下午就回公司拍視頻,大家看着都心疼,他卻沒事。”

伊博時常告訴自己,“不忘初心,自己還可以做得最好,我就是那個不一樣的煙火,感謝每一位喜歡我的可愛粉絲。”

會說五國語言 跟着小品學東北話

錯把瀋陽當上海,非洲小夥陰差陽錯練成東北話十級網紅

伊博告訴記者,自己的國籍是非洲索馬里,但在加拿大和阿聯酋生活過多年,從小極具語言天賦的伊博,會說英語、法語、中文、索馬里語、阿拉伯語多種語言。

剛學習中文時,伊博跟隨中文老師學習普通話,但是很快伊博發現這樣照着教科書學習的方式並不適合自己。“我覺得在東北還有很多方言,說普通話有時感覺與身邊人說話方式不太一樣,後來我就自學中文。”伊博跟着小品、相聲以及身邊的瀋陽朋友學說中文,“嘎哈呀”“唉呀媽呀”“那嘎達”……

曾經學習中文時,伊博也曾被難“哭”過,“中文是世界公認很難學的語言,我都不曾想過自己能學會中文,因爲中文很多的俗語和成語沒辦法用引文直接翻譯,所以學習起來特別困難。”

伊博十分謙虛地說,“現在網絡很多內容達人來自外國,他們的中文比我說的好,也很有才,眼界特別廣,我覺得自己的個人魅力就是我把自己當成‘東北人’了,纔有今天的這些機會,我想要是沒在瀋陽,可能現在也不會有今天的發展。”

“我在瀋陽待了六年,學會了瀋陽話,除了東北話,我喜歡東北人的性格、幽默感,他們很熱情、友好。在快手也好,在抖音也好,其實是在記錄我自己的生活,這些視頻創意都來源於生活。”

在不忙的時候,伊博也會在平臺閱讀粉絲們給他的留言,曾經的一位網友留言,“伊博,我昨天看你演的電視劇了,也太逗了,我也是東北的,一聽你說話,我就樂得不行,謝謝你付出這麼多努力,給東北人爭氣,哈哈哈”。伊博說每當看到粉絲留言,都是激勵他繼續努力的動力,“我的每天都在挑戰新的自己”。

現場秀毛筆字 繁體字寫得也很溜

錯把瀋陽當上海,非洲小夥陰差陽錯練成東北話十級網紅

伊博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

東北話說的賊溜,身邊相熟的朋友時常會跟伊博開玩笑說,“伊博你要記着自己是個外國人哈”。

採訪中,伊博透露着對瀋陽的喜愛之情,“如果出差十多天回瀋陽,一到機場我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聽周圍人說東北話,我就特別舒服,回瀋陽心裏踏實,瀋陽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聊到對東北菜的喜愛時,伊博說最愛喫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酸菜汆白肉……

現在,伊博經常參加各種綜藝活動,在介紹自己時,伊博時常加上一句“我來自瀋陽”,“歡迎大家來瀋陽”。伊博說:“我想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瞭解東北、瞭解瀋陽。”

來中國六年多,家人對伊博時常也很牽掛,伊博也會給家人發他錄製的視頻讓家人放心,“我爸爸媽媽一看視頻都很驚訝,說你真的學會中文了。再過些日子,我想讓家人一起來中國,我給他們當導遊,看看中國大好河山,嚐嚐中國的美食。”

對於未來的發展,伊博表示,除了現有的工作外,還想要多參加公益性、帶有正能量的活動。

採訪到最後,伊博還給在場的人展示一首絕活,懸着手腕寫了一幅毛筆書法“厚德載物”,伊博一邊嫺熟地運筆寫字,一邊笑着說,“寫得不好,還在繼續學習,請別見笑。”即便是繁體字,也沒能難倒伊博。

對話:瀋陽網紅伊博 出口即是段子

採訪期間,伊博聰明、勤奮、幽默又不失謙虛的性格讓記者一行人十分敬佩,這位非洲小夥一張口就自帶段子,幾次把報道組全員逗笑。

記者:“伊博,你的視頻裏經常提到‘老雪’,你的酒量怎麼樣啊?”

伊博比出一個“一”的手勢。

記者問:“是一瓶嗎?”

伊博搖頭:“一直喝!”

記者:“大家都認爲中文很難學,東北方言就更難了,你覺得呢?”

伊博點頭,“東北話可比普通話難學多了,還不能光看文字。普通話,‘你在做什麼’,東北話就是‘你嘎哈呢’。”接着來了句,“說錯了話、說了錯話、說錯話了、說話錯了、話說錯了,竟然都是一個意思!”

記者:“伊博,你現在每天還會加強中文的學習嗎?”

伊博秒回,笑着說:“我現在得多給媽媽打電話,練練英文。”

相關文章